子的大小、摆放位置、文具用具规格,甚至办公位上任何一点细小的差别,都能显现出座位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差异来。
这种座位文化,也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地位的现象,但凡有人的地方,大抵如此。
由于没有根基,高征宇心里经常有类似的危机感和担心:在某个上班的早晨,有人通知他不用来这里上班了。
这种不安时刻缠绕着他。
有时哪个老同事对他笑一笑,他都会觉得多了一份认可。而如果一旦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上他一眼,他又会觉得,是不是科里已经商量好了,明天就要通知他离开了,所以他们才会这样看我。
倘若科长有意无意冲他笑上一笑,那简直对他就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会让他高兴上一整天,甚至更久。
同样是实习学员,高征宇明显较李伟杰和赵军生处于下风。
除了办公桌的差距,有时,郭连星因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被科长点名批评,也让高征宇抬不起头来。就像小时候看的电影里,地主老财在台上被批斗,旁边经常有陪绑的,高征宇体会到了那种角色的无奈。
说起组长郭连星,他的年龄不及“王老干部”年长,也没有“王老干部”的威信和资历,即使同外勤组比他年轻的另一个负责人齐岩相比,郭连星也显得毫无竞争力。
很多时候,齐岩是这间办公室的主角,遇有学习之类的,经常由齐岩主持。安排读文件报纸、组织讨论、总结性发言,然后将学习记录上报科里。
平日里,办公室里只要齐岩在,也多半是他在高谈阔论,偶尔还会讲些笑话。不管笑点高低,办公室里除了老郭,大家都会捧场地赞助着、应和着笑。
半个月多来,高征宇开始品尝到缺乏“关系”的滋味。在机关里,这是一种无处不在而又至关重要的东西,是他在重庆路管理所实习时,所不曾领略的。
首先是唯一的女学员徐晓燕,比高征宇长一岁,某副市长的外甥女,每天坐在科长的办公室里,辅助“老干部”和李淑珍做科里最紧要的审核和书写执照工作,地位自不必说。
那个赵军生,比高征宇大四岁,典型的高考困难户。在图门岭时高征宇与他接触过几次,印象最深的是明显超越了他年龄的城府。高征宇不管如何试图接近他,总觉得两人之间隔了厚厚的一层屏障,无法了解他真实的想法,更无法交心。
在科里,赵军生经常默不作声,给人不善言谈的印象。但他每次见到科长和局领导时,那种不慌不忙的沉稳和言谈中恰到好处的逢迎,拿捏得分外精准。这一能力,让高征宇即吃惊又羡慕。
赵军生的父亲,是省里的一个局级干部,据说是能直接参与省里决策的部门。他的家在省府的高干宿舍区。
据赵军生不经意的透露,那是一幢日式的独门洋房,门前还有独立的一个小院,四季有花,还能种些豆角、黄瓜之类的青菜。虽然不知道他父亲的具体官职,但能住在这样的一个建筑里,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就在前天,段科长把科里起草一份报告的任务交给了赵军生,这又让高征宇感到了一丝绝望。
第69章 办公室里的规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