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领导号召全矿干部职工,向高凤山同志学习。学习他敢于和天斗、和地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抓革命、促生产,以实际行动掀起运动的新**!”
在煤矿家属区第三排平房的西侧把头,一个高高的烟囱拔地而起,烟囱下面是高出周围平房大半截的锅炉房。
锅炉房不是给家属区那十几排平房供暖的,平房里可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冬季照例要靠煤炉子取暖,好在煤炭是他们每天都接触的东西,一点都不稀缺。
锅炉房连着同样高屋顶的浴池,外墙由红砖砌成,在快接近屋顶的地方,开了一排玻璃不透明的窗,里面常年累月被蒸汽笼罩着。工人们升井上来,满脸、满身的煤屑,回家前要来这里洗上一个热水澡。
每隔一段时间,高征宇会跟着手拿澡票的高凤山,进到这矿区唯一的浴池里面。蒸腾的雾气中,一个大大的热水池子里,满是赤条条的精壮汉子。
高征宇最恐惧池子里的水温,奇怪为什么大人们如此陶醉泡在烫烫汤池里的感觉,每次都在父亲不断的鼓励甚至有些变声的命令下,他才不得不咬着牙,浸到池子里应付一小会儿的,就逃也似的跑到淋浴蓬头下,不再过去。
不知当初浴池设计者是怎么考虑的,还是那个年代的矿区大都如此。整个浴池除了更衣间,只有一个大大的池子和一排淋浴区,没分设男女浴。
下井工人都是男劳力。这个浴池,除了供矿工们使用,每个星期,总有那么半天,对家属区的妇女开放。所以就有了“今天上午,男同志洗澡女同志参观;下午,女同志洗澡男同志参观”的笑话。说的就是某个矿里要安排女浴,同时还要组织参观某个展览,结果领导讲话图省事,直接抄了个近路。
锅炉房门前,满是煤屑和炉渣。高征宇每天上下学都要路过这里。他喜欢赤脚在上面走,细细的炉渣踩在脚下,按摩着脚底很是舒服。而且炉渣地面还有一个好处,无论怎样下雨,都不会泥泞。
说起下雨,除了泥泞外,高征宇觉得那情景最是吸引人。这与很多人遇雨心情不好截然不同,他也不知为什么喜爱下雨。
他喜欢在窗前看着雨帘遐想发呆,更喜欢在雨中行走。尤其是盛夏酷暑后,走在雨中,任温热的雨水自头顶浇下,顺着脸颊脖子流淌,简直就是天然的淋浴。
看着一边奇怪地看着自己,一边向前狼狈奔跑着的各色人等,他心里会暗暗发笑:你们跑什么,前面也是雨,跑到前面还不是淋雨?反正没带伞,早晚都是落汤鸡,与其慌张狼狈,还不如依着自己的节奏,享受一下这雨,就像享受阳光一样。
看,高征宇自小就是这样的一个另类。
锅炉房烟囱的顶端,高高的悬着一对高音喇叭。照那个年月的惯例,每天早、中、晚固定的时间,除了时代歌曲就是播音员高亢的声音。
像往常一样,少年高征宇穿过烟囱下的阴影,正向半坡上的第五栋平房走去。那里是他要回去吃午饭的家。
广播里照例是新闻与报纸摘要之类的东西,引不起高征宇的兴趣。他脑海里演绎着昨晚《水浒》里王
第12章 掘进队长的荣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