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皇上所言极是!而且,这武都头还是个经世的人才呢!老奴听郓州府禀报,阳谷县因为有了武亮的美酒、肥皂,引来了各地客商的抢购,整个县城热闹不已,预计今年的税收能够翻三倍!”
      “噢?”赵佶一愣,又看向武亮,“税收翻三倍?确有此事?”
      武亮点头道:“确有此事!为吾皇纳税,是臣子的本分!”
      “嗯...”赵佶点点头,沉吟片刻,又缓缓说道,“武亮啊!你怎么看待熙宁变法啊?”
      “嘶...”武亮倒吸一口凉气。
      宋徽宗这个问题,可是凶险异常!
      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场变法,是王安石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核心的目的是“理财”和“强军”!
      内容涉及广泛,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波及。
      可以说,这场变法是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改革。
      这场变法,在北宋政坛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的命运都因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典型的,就是苏轼苏东坡。
      这位历史上流芳百世的大词人,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弄得一生郁郁不得志。
      王安石刚开始变法的时候,苏轼这个耿直boy,指责王安石太过激进,说变法阻力很大,肯定成不了。
      结果被王安石认为是“反对变法”的人,遭到排挤。
      等到王安石变法失败,耿直boy苏轼,又跳出来说王安石的变法其实还不错,在很多地方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
      又被王安石的政敌认为是“支持变法”的人,又遭到排挤。
      这...简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那王安石变法,到底该怎么看呢?
      说实话,变法的很多措施,都是一针见血。
      王安石能够有这些,针对实际问题的实际举措,说明他确实是为国为民,花了很多心思的。
      比如他提出的“方田均税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这一个举措,让很多只有贫瘠土地的农民,减少了大量的赋税。
      但同时,也清查出大量隐瞒不报的良田。能够开荒为田,同时还隐瞒住官府,各位,用脚趾头也想得到,这些田地的所有者是谁了。
      这些举措让财政收入大大提高,但同时,严重触动了既得利益群体的蛋糕,阻力非常大。
      而王安石又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导致很多原本是利国利民的政策,变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结果反而劳民伤财。
      再加上支持他的宋神宗,也不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好boss,屡次三番地变卦动摇。
      他一开始听王安石的,变法搞了一半,他又听司马光的,又听他母后的,又听他奶,奶,的。
      一会儿让人家王安石当宰相,好好领导变法,一会儿又把人家宰相职位撤了。
      搞来搞去的,最后硬生生把变法,搞成了“司马光”集团与“王安石”集团的党争。
      开启了北宋政坛“党争大于天”的传统。
      最后,随着宋神宗的驾崩,太后垂帘听政,王安石变法的大部分措施被废除。
      变法,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此刻宋徽宗问武亮,如何看待变法。
      这道题,看起来是个送分题。
      但其实,真他娘的是个送命题!

第53章 送分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