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阳还是白慧慧强啊!
江晚瞬间就懂了。
她那个好哥哥做的事情,她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当初六哥被贬,她就据理力争过。
若不是当初父皇的一道圣旨全力要求保全她,再加上时傲的拼死相护,只怕早就消香玉损了。
“倒是苦了你们了。郭老先生身子一直不好,你们来到这条件艰苦的巴蜀,该如何过下去?”
江晚心痛极了。
若是当初上位的是六哥就好了。
可惜没有如果。
六哥早已经心灰意冷,不抱有任何期待了。
“前两年是苦了些,可是后来遇到了沈娇啊!郡主人美心善,当初房子倒塌的时候就让我接住。后来又帮我们建了一个学堂。国学堂如今在巴蜀也小有声誉呢!”
白慧慧三言两语地讲着最近发生的事。
那些曾经受得苦难,白慧慧只字不提。
她只说了沈娇对她好的事情。
“国学堂?我倒是听过!”
这几日来到巴蜀,听得最多的就是沈娇和国学堂。
沈娇在于她做的功绩和成就。
而国学堂则在于它的教书育人。
国学堂教书,是不收费用的。
只收书本费。
其余一切靠捐赠。
且国学堂的父子全是才秀才以上。
不仅收男子,女子也收。
女子上学实乃荒唐之事。
可是有了沈娇的先例,巴蜀人民倒是习以为常。
女子怎么不能读书了呢?
女子还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出门挣钱。
如今的女人可是可以一个人负担起整个家庭的开销!
低廉的入学门槛,和高档的教师资源,让许多家长一窝蜂地涌入了国学堂。
国学堂也解决了很多秀才就业的问题。
这也导致,很多举人也争相来到国学堂。
于是乎,国学堂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师全是举人。
举人!
普通百姓家中出了一个举人,那就是光宗耀祖了!
巴蜀城的人但凡家中有孩童的全都被送到了国学堂。
再加上许多权贵的孩子也在国学堂,这就导致了那些权贵纷纷向国学堂捐钱。
如今的国学堂还扩张了好几次。
已经逐渐有了二十一世纪地球高中校园的模样。
为了方便国学堂的孩子好好读书。
国学堂中也建造了食堂和宿舍。
若是家中住的太远了,则可以考虑不离校,留在国学堂。
这样的改革政策,再一次让所有人都心花怒放了。
莲花镇并不是中心位置。
清水村的人民可能方便,但是其他村子里的人……
故而,但凡超过五公里以外的村子的人,都会将孩子留在国学堂中。
国学堂的风靡一下子席卷到了整个皇朝。
只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其他地方的人没有办法慕名而来。
就连很多准备科考的人都会借住在国学堂中。
国学堂的藏书丰厚,且多元化。
预备科考绰绰有余。
“好!壮哉我泱泱大国,绝对少不了青年的主力军。这个国学堂创办的很好。我看啊,倒不如让我哥哥下来,把你们一个个的都扶持上去。估计比我哥哥做的好多了。”
第208章 国学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