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收获的季节[2/2页]

故事只有大山知道 是秋然然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成本与收益的,钱深也不过是在商言商。
      “村庄有些偏远,不过已经通公路了,这里有五百亩的柴胡,每亩产量大概有300斤,品质当然是十分上乘的了。这可是你老师我亲自指导种植的了,怎么?连你老师都不相信了吗?”
      “老师您说笑了,我怎么不相信您呢。这一次我把这些柴胡全都要了,如果有可能,以后得柴胡都让我包了吧。”
      钱深听到了沈老教授的话后还是决定要了这一批柴胡,一方面是因为有沈老教授的请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钱深也想拥有一个稳定的供货地。所以钱深答应了沈老教授的请求。
      “你这小子,真是贪心,连以后得都预定了。这样吧一会儿我给你一个电话,是云上村扶贫队队长的电话,具体的事情你俩详谈,我就不参与了。不过价格一定要给的高些,毕竟农民种地也挺辛苦的,价格能给多高就给多高吧。”
      沈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对钱深说道。
      “好的老师,您放心吧。”钱深作了保证。
      挂断电话,沈老教授对王思瑶说:“王队长,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也要回去了,接下来就辛苦你了。”
      “您这说的哪里话,为人民服务怎么能说辛苦呢?”
      钱深行动还是很快的,很快钱深就派人过来收云上村的柴胡了,最后给的价格也挺高的————二十七元每斤。
      最终,钱深还和云上村达成了协议。接下来云上村的柴胡全部供给钱深,由钱深的药材公司统一负责柴胡的销售。
      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初那些没有种植柴胡的人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看着种了柴胡的人一个个的都发家致富了。那些没有种植柴胡的人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不过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后悔也没有用。那些没有种植柴胡的人纷纷去找王思瑶,说他们也要种植柴胡。
      王思瑶当然也是来着不拒,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村民种植柴胡,以此让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
      刚来云上村时,王思瑶心中想的是如何让村民们脱贫,现在王思瑶想的是如何能够让村民们在脱贫的基础上过得越来越好。
      王思瑶寻思着,等到大家都有钱了,那么云上村的旅游资源也到了开发的时候了。
      或许就在明年柴胡收获之后,云上村就要开始布局旅游业了。
      现在村民们挣到钱了,当然会对扶贫队的工作越来越支持,到时候扶贫队工作的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
      扶贫工作开展一年多了,王思瑶虽说做了很多工作,可在王思瑶开头最为艰难的时刻还是多亏了小吴老师。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一点儿都没有错。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能让半数的村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的。
      多亏了小吴老师当初硬着脸皮让刘县长修通了前往云上村的路,不然的话,云上村好多扶贫工作都很难开展的。
      云上村目前的扶贫工作相较于别的贫困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了,最为关键的一点儿就是云上村有了一条路,一条通往致富的道路。
      扶贫之初,云上村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说,云上村目前的成就也是斐然的,已经有很多贫困户脱贫了。
      王思瑶可不满足于此,王思瑶可是还要准备在云上村建一座图书馆,建一座养老院,建一座体育馆,建一座……
      总之,王思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第32章 收获的季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