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3章 利益动人心,武威有智士[1/2页]

身为反贼,幸得仙子青睐 煮小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文优可有应对之策?”董卓问道。
      “看朝廷这个态度……我们似乎难以拒绝。”李儒缓缓道。
      “不行!”董卓面色一沉,道:“要去并州,我早便去了,何须在此拖延?”
      “不如这样。”李儒拿了个主意:“岳父先派出一路骑兵响应朝廷,赶去并州,若有便宜可占,我们便下场吃一番。”
      “若是时机不对,则将人撤回,也不耽误我们坐观洛阳局势。”
      董卓略作沉吟,颔首:“唯有如此!”
      具体出哪一路骑兵,还有待商酌。
      须知董卓现在带在身边的,都是凉州的百战精锐。
      如牛辅麾下的飞熊军,他直领的湟中义从,还有诸如张济等人手下的武威铁骑等等。
      到了要扩军时,这样的部队都是骨干,小兵打下去做个什伍长,部队便能迅速得到扩充。
      是夜,董卓还在思考此事时,又有人来拜访:骠骑将军董重!
      董重是董太皇太后的侄子,董氏娘家唯一能用得上的人。
      奈何其人根基比何进还差,能力又着实一般,故而即便有刘宏刻意提拔,也难与何进争锋。
      其人若论地位,那是仅次于何进的天下兵马二号人物。
      但要说实权和影响力,那跟何进不知道差到哪去了。
      不过,董卓并未因此而轻视他,同样客气无比。
      他和董太后,可是攀了亲戚的——这是自家人!
      董氏身在朝中,根基浅薄,需要外援;而董卓身为边将,出身是不讨人喜的豪族,也需要朝中有人帮衬。
      这个帮衬的人还能给他的身份开开光,那是何等殊荣?
      太皇太后的侄子和边境匹夫,哪个逼格更高,更容易被天下人认同,还需多说么?
      面对如此客气的董卓,董重也拿出了诚意:“欲许仲颖为卫将军,拱卫京师,以防北面之军!”
      防北面之军,是防秦沧,还是白波,亦或者是丁原,他没有说明。
      但同样是保卫京都,相对于袁氏让他去并州打秦覆之,董重这个可太诱人了!
      卫将军——根据后汉制度,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在三公下。
      虽在三公下,但那也是帝国军中的四号人物,何等显赫?
      更重要的是卫将军有开府之权,能置官属,掌握禁兵,预闻政务!
      加之董卓本就有雄兵在握,他一旦坐上这个位置,那便一下成了朝野棋手之一。
      这让久为边疆匹夫的董卓焉能不心动?
      他屡次抗命,不交兵权,死赖在河东,不就是为了这个么?
      他心动了,却被双方压在中间。
      好在,因蔡邕缘故,尚书台没有明确的命令,他也有可操作的空间,于是向下属问计。
      众人没能拿出让他满意的对策,包括李儒。
      深夜,麾下将校,武威人张济来拜:“主公,我有一乡人,足智多谋,或可问他一问。”
      “文优都没有好的应对之法,其他人便免了吧。”董卓烦躁的挥了挥手。
      张济不敢多言,只能退下。
      “慢着!”
      走到门口,董卓又开口了:“左右无事,姑且叫他过来吧。”
      “是!”
      须臾,张济又至。
      这次他带来了两人。
      一个是极为年轻的少年将军。
      另一个则年过四十,留着山羊须,穿着宽大长袍,看上去貌不惊人的文士。
      他眼角堆积着不少皱纹,眼神干净,像是个和蔼的乡下老农。
      一眼看过去,就是个十足的好人。
      董卓上下打量了一眼,登时失望:“你唤何名啊?”
      “禀将军!”好人弯腰行礼:“下吏武威人士,姓贾

第143章 利益动人心,武威有智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