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绞劲脑汁使劲在想后世战国中最勇猛的秦国用的是什么战术,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秦国。那让秦的战阵之术流传于周,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李逸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小说中关于秦国战阵之术的描述。
李逸梳理了一下内容。
现在的周国仅仅只是使用战车配合步兵使用,而骑兵则是呈锥形冲阵。力在扰乱敌军的部署。继而配合战车进一步撕裂敌军。再接下来才轮到步兵。
而步兵各个兵种之间的配合却也即为粗糙。没有形成成规模的小队在战场之上厮杀。
一万柄头尾不顾的利剑绝对没有一千把战刀所向披靡。
“我觉得步兵的用法你实在用的太糙了。”方生强忍着不快,颌首示意李逸点头继续。“战车在正面进攻过程中,车兵冲陷敌阵,打乱敌军战斗队形。
但战车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进攻,其在防御作战时,车兵可以布成圆阵,阻滞敌军的冲击。所以应该给每个战车配备足够的士兵,在冲阵过程中如果后力不继或是战车受到损害滞后。士兵迅速围绕战车搭建一个防御工事。
甚至如果冲到了足够深入的地方,周围的战车可以迅速聚集到一起围成一个圆形的防御工事,像一个桥头堡一样,狠**在敌人的心脏部位。”李逸停下了话语。朝着卞兰努了努嘴,卞兰贴心的拿起一块汁水充足的苹果动作轻柔的放在了李逸嘴里。
“方生啊,不是我说你。人生不过短短百年,除了你所追求的远大志向之外,还有很多绝美的风景在旅途中等着有人欣赏。
可能你所追求的太高太远,让人望不可及。可你其实已经是一些人的一生了。方生,停下来看一看吧。
旅途中的风景同样会让你沉醉,天边的晚霞;林间的微风;溪水中欢快游荡的鱼儿;还有那见了你会脸红的女子,她是否在你出征之时独自一个人出来见你。
明知道得到的不过是你的一句不耐烦的回答,可她却从不曾动摇来送你的意愿。
终点的风景可能更加绚烂无比,可是,在她的眼中。你俨然成为了哪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峰。
你我不过是在争渡,何必成为孤家寡人。一个人去战斗,你难道不会感觉到孤独吗?
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你身边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吗?
不要让功名蒙蔽了你的双眼。停下来看一看吧,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人是否还在。”
方生的脸色刚开始愤怒无比,他觉得李逸在说废话,这是在浪费他的时间。可是渐渐的他的脸上露出了迷茫之色,好似是一心求佛的人在快要见到活佛时却传出来活佛只是个敛财的骗子。
方生痴痴的站在柳树底下,对李逸偷偷溜走的行为视而不见。
他突然记起了在自己学宫求学时,总会有一个女子在放学的路上驻足等候,就像在等候自己远行的夫君。
那个时候方生也会给她分享自己的一天所学。
会给她讲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风流;
会讲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无奈;
会给她讲蜀道的艰险;
讲蓬莱、方丈、东瀛的传说;
会讲自己的志向;
那时的她总是眉眼含笑的看着自己,抿嘴轻笑。那时候的方生觉得除了自己已故的娘亲之外,大抵她就是世间最美好的女子了。
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厌烦的呢?
是那个蝉鸣的午后自己给她讲蝉一生的蛰伏只为盛夏的绽放时。他想隐晦的说出自己的志向,来得到人的认可和鼓励。
她却轻轻的擦去自己头上的汗水,用憧憬的眼神看着自己。
在那个瞬间,他好像忽略了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觉得本来光彩照人的她好像变得普普通通,有些配不上自己了。
方生想到了来送行时她欲言又止后说自己又有媒婆上门了,她有些不知道怎么拒绝了,她不想嫁给那个人。
方生忽略了她话语中的暗示,只是皱着眉头不耐烦的告诉她,自己要等的人快来了,让她赶紧走。
他假装没有看见她眼神中的失落。那一刻的方生只想逃离她,去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
现在看来,其实是失望吧。
方生泪流满面,站起身整理好了衣着,对着李逸躬身一拜。
“谢先生教我。”方生在心里默默的说道。
片刻后,有十余骑从营地中飞驰而出,不约而同地是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怀中的书信只有一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你怎么知到有人去送方大人了。”卞兰在一旁问道。
 
第19章 明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