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从刚才开始就很好奇,骑兵们的马鞍两侧是什么?”曹操似乎很在意,饶有兴趣地问道。
“那叫马镫,是用来垫脚的东西。”
“把脚放在上面?”曹操不明白曹昂的话的意思。
这个时代的骑乘方法是用两腿的大腿勒住马的躯干骑马。
有一个典故叫髀肉之叹,说的是后世刘备很久没有在战场上骑马驰骋,有一天想再骑马,却发现大腿胖了,叹息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也就是说,骑马要用双腿的大腿勒住马的躯干,这样骑马很困难。
“坐上去看看就知道了。”曹昂用目光向史涣示意。
史涣点了点头,举手向身边的骑兵招手。看到这一幕的骑兵中有一骑来到曹昂身边。
史涣走到骑兵身边说了些什么,骑兵点点头,从马上下来。史涣抓住马的缰绳,然后,把那匹马带到曹操面前。
“父亲,请吧。”
“嗯。”曹操踩在马的马镫上,骑上马鞍。“嗯……骑起来比平时简单多了。”
“这真是太好了。昂,以后给我的马也配上这个马镫吧。”
“视察结束后再给你装上。”
曹操下了马,兴高采烈地向下一个地方走去。
“接下来是弩。”史涣用手示意的地方,桌子上放着两个弩,乍一看与普通的弩不同。
因为除了作为扳机的机外,还安装了类似把手的东西。
“弩的命中率高,威力强,但不能速射。因此,为了射得更快而改良出来的就是这两种。”
听着史涣的说明,曹操清楚地看到了他的“弩”。那眼神简直就像在说什么秘密都不会放过一样。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放完箭后,把箭装在底座上,拉或卷起把手,拉弦就可以了。”
“嗯,哪个?”曹操首先拿起了带有拉弦把手的弩。
他扣动扳机,松开琴弦,用把手拉紧琴弦,也许是知道了使用方法,曹操又有了下一个弩。
这把上装有卷起的把手,和刚才一样,曹操扣动扳机,松开弦。“这是要把这个把手卷起来吗?”
“是的,是的。”曹昂回答道。
曹操听了,把把手卷了起来。可能是慢慢卷起来的缘故吧,弦慢慢地绷紧,一会儿,弦完全绷紧。
“嗯,结构真是有趣,比用脚踩着拉的方法和用腰拉的方法容易多了。”
“是的。另外,可以放置石头的还在制作。”
“嗯,那是很棒的东西。石头之类的东西掉在那里,不会像箭一样消耗掉,这倒也不错。”曹操认为这也是极好的。
【作者题外话】:《考工记》中记录了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为重要。具体怎样制作,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第17章私兵统帅史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