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
      “这次之后,公司就算是做大了。工作量也会同样巨增,每个环节,一定要找好专门的责任人,谁的环节出问题,就拿负责人开刀。”
      对于如何让自由之翼变得更好,李振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作为自由之翼的第二大股东,他占据了自由之翼49%的股份。
      可以说,李振和周幕才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
      这也是,为什么李振愿意顶住公司内部巨大压力,将梦想汽车的一条生产线租给周幕的原因。
      从李振这离开后,周幕平明确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恐怕是自由之翼的一个飞速扩张阶段。
      无论是人员、设备、技术都需要大量引进。
      销售订单帮助周幕回笼了大量资金,有了这些资金,上面的事情都不是难事。
      一路上风尘仆仆。
      回到自由之翼,周幕在核心不动的情况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公司不少老一线,这一次全部被升级成为部门主管级别。
      虽然手底下还一个人没有,全都是光杆司令,但显然,不久之后,自由之翼的人员将会扩充到一个恐怖地步。
      “招聘设计仁人才。”
      “开发新系列产品。”
      “租赁新的生产线,提高生产力”
      “购买地皮,建造新厂房。”
      什么,地皮涨价了,流动资金不够,买不起。
      买不起不会去找银行贷款啊,银行活动资金够不够?
      这是自由之翼目前面临,最重要的四个问题。
      现在的自由之翼,主体只有一个研究基地。
      别看地方不小,但是几个试验场就将所有空间给占满了。
      毕竟他们之前是专门的独立设计院,并不从事生产和销售阶段。
      现在三个部门的人同时办公的话,设计院这屁大点地方肯定装不下。
      所以,扩大办公区域是必须的。
      周幕一一安排下去。
      研发设计师招聘任务,由沈文格完成。
      开发新产品任务,由陈萍完成。
      后两个任务,这都有张远完成。
      有意思的是,沈文格、陈萍都是原来梦想公司出来,被李振介绍到自由之翼的。
      两个人性格内向,在梦想待不下去,来到自由之翼后一心高研发设计,反而如鱼得水,做出不少成果。
      而张远,这是周幕亲自招聘过来的。
      这是周幕公司刚创办时,招到的第一个大学生。
      本来是以汽车设计师的身份招进来的,结果周幕发现,这年轻人专业知识真是一点没有。
      反倒是喝酒、聊天、谈生意搞的有模有样,后来干脆直接从设计部转移到外联部。
      负责公司采购、谈合作等一系列的杂活。
      虽然是杂活,事情可真不少,千头万绪,有时候周幕自己看着都觉得头大。
      可偏偏,张远把这些事做的有条有理,至今为止,没出过差错。
      只能说,各有各的天赋所长。
      分配好任务,所有人各司其职,马不停蹄开始忙碌。
      自由之翼就像是一直刚刚长成的雏鸟,神展开双翼,起飞了。

第四十一章起飞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