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姜婵宁这么一说,柳氏也觉得有些道理。
      “那行,你把东西给我,我现在就去做,等他出来了好赶得上吃!”
      姜婵宁转身去拿了东西,继而交给柳氏。
      柳氏拿着方子和食材,兴致勃勃的就去了厨房。
      这时候王氏过来,看着柳氏的背影好奇的问道,“你娘干啥去了?”
      姜婵宁答道,“阿霄不是身体不好吗?我寻了个以食补身体的方子,交给阿娘去给他做吃的去了。”
      王氏半懂不懂的点点头。
      “大伯母你今天不去作坊吗?”
      “哦,那边有云荷娘她们,我这几天不去可以!”
      “不过阿宁呀,一台压面机太少了,订单都积存了好多,时间拖太长了,怕是别人不愿意啊!你看能不能再给弄一台…啊不!两台!两台能行吗?”
      王氏说完期待的看着姜婵宁。
      姜婵宁点点,“当然可以,大伯母要是没事的话,咱们现在就可以走一趟!”
      “行!”
      以前柳氏和王氏有个压面条的生意进账。
      后来家里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忙,手头也不紧张了,压面条的生意便被搁置了一段时间。
      姜婵宁不在家的时候,王氏妯娌两个也觉得整天无所事事,不像个话。
      所以二人一拍即合,打算把压面条这个事情重新捡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两人决定,要做就做大!
      两人利用之前卖面条攒下来的银子,去不羡仙那边盘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作坊,又将闲置的那台机子搬了过去。
      请了李老太的两个儿媳,也就是李云荷的娘,和李云莲的娘,以及英子娘做事。
      虽然只有一台机子,但是之前她俩半夜起来做两个时辰,现在几乎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停歇的。
      除了压的湿面条以外,更多的是晾干的面条。
      而自从作坊开起来以后,接到的单子最多的不是湿面条,而是干面条。
      湿面条无法保存,夏天不能过夜,冬天不能超过第二天。
      而干面条放在阴凉干燥处能放好久,即便一斤贵几文钱,也有人愿意买。
      听说面条的生意已经做到隔壁其他县去了。
      再加上两个月前麦子收了,家家户户都有多余的麦子。
      就有人上门打听,提供面粉的话能不能给加工成干面条。
      姜家的人听了这话,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
      所以王氏和柳氏再次一拍即合,由作坊全部出售面条,改为帮别人加工面条。
      一斤风干的面条收三文钱的加工费,而且量多从优。
      一开始有些人听说可以加工面条,都觉得还不错,
      后面又听到一斤风干的面条要收三文钱的加工费,又觉得太贵纷纷打了退堂鼓。
      有些人不就是把面粉做成面条再晾干不就好了吗?这么简单自己也能做!
      谁知道想起来简单,动手以后才感觉难于上青天。
      无奈又只得送面粉过来加工。
      现在面条作坊每天都能接到很多订单,一台机器很明显不够用,且场地还有限。

第513章 新增压面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