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现在外面就是这样。”
荀让心里一滞,寻思你姐两三万跟我说的有个屁关系,你装逼也不找个好的话茬。
几人又在外面瞎扯了一会,约定十五号提交志愿的时候再过来说说。
傍晚荀让回到家里,和父亲说了一下自己的估分。
“六百八十多,我准备去福旦大学。”
父亲荀华坐在诊所的电脑前,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此刻还是忍不住的满脸笑容,只差哈哈大笑起来了。
“好,好,好,真是有出息,比你姐的分数多多了。”
开心了一下,荀华疑惑道:“为啥要去福旦大学,这分数还不能去清北吗?”
“能去,但我想去福旦。”荀让解释道:“我更喜欢去魔都那边,我哥不是在那边嘛,我正好也去那里。”
荀华还是有些想让荀让去清北,毕竟清北的名头更大,说起来也更有面子。
荀让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就拎起包回家了。
。。。
七月十五号,荀让回到学校交了自己的报考志愿。
杨贝贝最后还是跟着荀让一起报了福旦大学。她家里人也对这个没什么了解,全凭杨贝贝自己考虑。
虽然她咨询了已经毕业的亲姐,但她亲姐也是被她的分数吓到了,也不知道怎么指导她。
后来她就说出了荀让的想法,家里人听到企业管理这个名头,想着毕业后肯定是做管理的,是个好事,也都答应了。
他们想着毕竟是福旦这种大学,只要能进去,学什么都可以,总归是不差的。
重生之后,荀让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第二个计划。
。。。
七月二十三号,高考分数出来,父亲期待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看到了荀让的分数。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30分,理综284分,总分714分。
荀华的手都在颤抖,泪眼朦胧的看着这一排分数,感到自己这辈子真是值了。
老荀家终于出了一个状元之才,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满分750,考了714分,语文和数学还都是满分,这样的成绩,在这个村里也是多少年都没有出现过了。
荀华看着荀让,嘴唇颤抖,眼泪一直流着,哭的都说不话来。
这一晚,荀家的亲戚们都或前或后的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纷纷感慨荀让真是厉害了,有出息,这要是在古代,真是妥妥的金榜题名,从此鱼跃龙门。
第二天,村里都知道了荀让高考714分,差36分满分,过了清北的分数线的事情。
中午的时候,村里来荀家贺喜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村里的那些干部也都拿着鞭炮在村委大楼里放了起来,还拉了条大红色的横幅:
‘恭喜田水村荀让考上福旦大学,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母亲还在外地打工没有回来,她在电话里哭着说道:
“让娃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我这辈子受再多苦,吃再多累也值了!”
。。。
ps.
泪目。
叹人生匆匆,不能回头。
第26章 光宗耀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