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最后商议决定,次日一早,电令西北军下辖第七军四十二师的师长冯钦哉,率众从驻地出发,闪电渡渭河占领潼关一带的交通要地,尤其是陇海铁路必须控制在手中。
      做出简单的军事部署后,西北军内部又进行了简单的磋商,统一内部立场,然后杨主任带着这些条件跟张副司令碰面,商量出一个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利益切合点,达成内部的统一。
      张杨二人会合后,交流了双方的诉求,期间二人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
      然后就如何对外发表声明又进行了紧急的磋商,二人一致同意立刻组建政治联合委员会,召集社会各界代表参与其中,也就是陕西全境富有爱国之心的头面人物进行一起探讨,然后再对外一起有个统一的说法。
      这时代可不是张杨二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不把老百姓的代表安抚好,抗议起来就够他二人喝一壶的,他二人也是站在大义上响应大部分的号召才干出的这事,所以得大家一起分担压力。
      天还没亮,张杨二人就把这些个代表聚集一起通报了事情,西安内的爱国代表听闻后,那叫一个欢声鼓舞,群情激奋!
      大家坐一起积极而高兴的群策群力,出谋划策,首先就对此次事件的说法给出了一个定论,要不说一群臭皮匠能顶个诸葛亮呢。
      文人凑一起那叫一个厉害,引经据典,为此次事件找到一个特别坚定有力的说法叫“兵谏”!
      众人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说道:“左传有‘鬻拳强谏楚子,楚子不从,临之以兵,我们是以下对上,叫‘抓叫‘捕都欠妥,现在有不是封建王朝,有个清君侧的说法,或者下“罪己诏”,咱们应该叫‘兵谏吧?”
      老教授发言后,就得到了大部分人响应,附和说道:
      “对对对!”
      “古人有‘武官战而死、文官谏而死之说法,咱们这次是有文有武,所以就称‘兵谏最为妥当!”
      “对对对,咱们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最起码对外用这个说法不至于被他们率先定一个叛乱的大帽子!”
      张杨二人也很满意这个说法,最起码对外有个确实的说法,然后张杨二人又跟众人商议,对外发表通电的要求,经过商议暂时定了8个条款,对外公布!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开展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之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暂时拟定这八个条件对此次事件进行定论,清晨就对外界通过各种渠道发表声明......

第481章 八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