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跟在他身边伺候的贴身小厮,一个给家里浆洗做饭的婆子。
他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一心只为民,可他的女儿却背着他偷偷接了别人的饼。
这样的行径有违他的教诲。
池正初一气之下,喝骂池朝莹,“饿死是小,失节事大,收受民脂民膏,你这样做,对得起为父的辛苦教诲吗?为父一生的清廉都要因你毁于一旦,就你这样,你还有什么资格做池家人?”
池朝莹是自己回了房间了。
她流着泪,却倔强得一句话都没有反驳。
池朝莹的母亲在池正初上任的路上病故了,从此以后,池家只有父女两人。
池正初为官清廉,除了微末俸禄,并没有其他收入。
而这些俸禄当中,池正初每个月还会捐出大半进善堂里。
清粥小菜是池家饭桌的常态。
池朝莹那日会出门,也是因为家里的米粮断了,浆洗婆子出去找野菜回来充饥,池朝莹没忍走到了门口,她想看看父亲回来了没有。
就是这么巧,她接了一位好心大叔送来的一块饼,因为之前池正初帮助大叔家缉拿了盗匪归案,大叔一直想感谢池正初,但池正初什么都不收。
大叔这天碰上了出门的浆洗婆子,知道了县令大人的闺女正在饿肚子,大叔就好心的特意送来一块饼。
县令大人为了太宁县起早贪黑的忙,怎能让县令大人的闺女饿肚子呢?
原剧情中,池朝莹就在今夜活活饿死了去。
池正初两天之后回来,还道:“池家女儿当如此!”
狗屁的当如此!
肖帅都骂娘了。
狗屁的清廉正直,明明是迂腐不通,明明是沽名钓誉。
为了自己的名誉不顾妻女性命。
当初来太宁的路上,池朝莹的母亲生了病,但池正初为了早点上任,愣是没停歇过一时半刻,披星戴月的赶路,这才让池朝莹的母亲加重病情早早亡了。
池正初是清寒出身,寒窗苦读,终于熬出了头,打心眼里瞧不上高门出身的官吏,自己给自己规规矩矩的划了一条道儿走,他要在这条道上,他身边跟他有关的人也得在这条道上,要是谁走出了这条道就得被踢出局。
他想做一个青史留名的清官。
然而他的下场已经可以预见。
水至清则无鱼,他这条想在净水里存活的鱼注定走向灭亡。
肖帅一路快马回了县城,吩咐了身边的小厮去找大夫,他直接冲回了县衙,推开池朝莹的房门时,床上的池朝莹已经闭上了眼睛,气若游丝。
“莹莹,莹莹,莹莹,爹爹回来了,莹莹。”
池朝莹在意识陷入黑暗前听见了熟悉的声音,她寻找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半响后睁开了眼睛。
逼仄狭小的房间,和乡下普通农家的房间也差不了多少,一点儿也看不出来这里是县令小姐房间应该有的模样。
池朝莹张了张嘴,无声地喊了一声爹后又闭上了眼睛。
“莹莹别睡,爹爹来救你了,是爹爹做错了,爹爹不该那样指责你,你千万别睡过去。”
池朝莹想,她大概真的快要死了。
都出现这样匪夷所思的幻觉了。
爹爹说他做错了。
可做错的人不是她吗?
爹爹做错了什么呢?
第一百七十七章规矩1「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