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微微点了点头。
杨梅终于放下心来。
只要黄莹儿点头了,到时候的东西一定会准备的好好的,有面子十足。
等到房子建好之后,杨梅一算账才发现,这些工匠虽然每天都来吃饭,后来他们还给他们准备了很多东西,可是一点都没亏着,反而省了一大笔钱。
这些工匠因为在杨梅家吃饭,干起活来跟干自己家的活一样卖力,不仅保质保量,还提前好多天干完了。
所以有的时候,在待人接物的时候,格局打开一点,当时快起来没准是吃亏了,可是长远点看,没准就会受益了。
吃过饭后,杨梅问大家的意见:“这面条的优点不用说,大家给我们提提意见,有啥说啥,畅所欲言。”
大家都觉得好吃,讨论来讨论去,居然争论了起来,有人觉得卤子的咸淡正好,有人嫌卤子太淡了,要咸一点才好。
黄莹儿想了想,对杨梅道:“娘,不如咱们炒一个辣酱,里面放上葱花香菜蒜末这些调味的东西,多放一点盐,有那口味重的人,咱们就给他放上一勺。”
杨梅越听越觉得可行。
吃过饭后,大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老杨一边打着饱嗝,一边美滋滋地端着一个盆,盆里是杨梅给他带的茄卤子,让他拿回家去给他的小孙子吃。
这么多茄卤子,别说他小孙子,就是全家吃都足够了。
要是多放点盐,能吃好几顿呢!
杨梅对老杨这么客气,是想着老杨能多去她家几次,好好收拾收拾那头大丑骡子,毕竟家里现在做生意,不仅每个人都是家里的门面,旺财和大丑骡子都是。
老杨还喜欢杨梅家的灯,照着整个院子都是亮堂堂的,晚上的时候,不管做什么心里都是亮堂堂的。
尤其是吃饭的时候,感觉那个饭都跟自己家的不是一个味儿。
其实老杨忘了,杨梅家的饭,本来就跟他家的不是一个味儿。
会过日子的老杨媳妇,每次做饭的时候,都直接用水炖菜,菜炖熟了之后,再往里面加盐和一点点的油。
油花么每次都飘在菜汤上,老杨管这个油叫做“后老婆油”,因为原配是不会这么虐待自己的亲老头子的。
老杨在杨梅家吃了一顿饭之后,顶着家里老婆子的压力,找电工给家里安上了电灯。
老杨每天赶车,又是个爱聊天的,天天给人科普安电灯的好处,村里很多日子过得还不错的人家都跟着安上了电灯。
杨梅要是知道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普普通通的一顿饭,准会get到一个新词——蝴蝶效应。
所有客人走了之后,江月才从屋子里出来。
杨梅心疼地道:“以后家里来人,你就大大方方地出来!”
“我不想添麻烦。”江月笑了笑,说道,“再说在屋里还能歇一歇。”
杨梅知道江月以前的社交是不正常的,她要很快地融入正常的社交还需要一段时间,只是现在不能完全听她的,要是养成了家里来客人就躲起来的习惯,可不好。
可这话又不能直说,强迫江月开朗起来没准会起反作用。
第186章 给大家准备个厚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