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嫌,我不会再亲自下场,会找一些关联公司进行投资,对了,叔叔!在此我还要给你提一个醒,这些改革设想的落实不要急,我的资金和技术随时都能到位,你还是先易后难,先把一些快要破产倒闭的企业拿出来做实验典型,只要这些企业取得成功,那么后续的改革阻力将小很多。”景浩保证并建议道。
穆宇点了点头,景浩的保证让他松了一口气,本来感到十分为难的工作变得简单多了,先易后难给了他很大的缓冲时间,这也便于他调整策略,找到最好的改革方法。
这段时间,他通过招商传奇汽车落户鹤城,让他站稳了脚跟,让本来已经枯竭的财政得到了缓解,但随着各企业经营数据的恶化,让财政又捉襟见肘,这段时间他正为即将到来的年关犯愁,这也是他为什么非得让女儿把景浩请来的原因。
“阿浩!以你对咱们市属企业的了解,你认为应该从哪几家企业开始改革呢?”
穆宇看向景浩问道,话中既有征询又有考较之意。
景浩拿起进屋时穆宇给他的一些市属企业名单,沉思起来。
这些都是一些效益下滑严重,或者已经资不抵债的企业,可以说是市里的老大难,市里已经头疼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年关期间,为此穆宇特意准备了这些资料,就是希望景浩能有什么好办法,没想到景浩这么给力。
“叔叔!我是这么想的,现在市里有两家厂子的情况最为严峻,那就是棉纺厂和自行车厂,她们已经到了生死的边缘,是必须马上解决的存在,不把她们解决了,我想市里这个年是过不消停了,那不如就从这两家厂子的改制开始吧!”景浩回答道。
“具体说说你的想法。”穆宇道。
“这两家厂子最大的问题是出在管理层上,太僵化,论资排辈太严重,无论以后怎么发展,这些管理层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必须剔除。”景浩说道。
“剔除管理层?不用那么麻烦,这两家厂子中的管理层有门路的都在活动调离,但一直被我压着,如果我松口,管理层马上就树倒猢狲散,剩下的都是没什么门路,平时又无实权的年轻人,我想这些可塑的年轻人,是工厂的血液,你不应该把他们推出去,应该好好利用。”穆宇微笑着说道。
“哦!这样最好!不过这些剩余的管理层也得应聘上岗,毕竟这两家厂子走股份制路子,通过招商引资,招来大投资商,占据控股权,政府留有少量股份,显示政府的存在就可以了。”景浩道。
“为什么不能政府占主导地位?”穆宇不甘地说道。
“叔叔!这些企业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难道您还不知道原因吗?”景浩道。
“哎!……”
一声叹息,穆宇摇了摇头,不再反驳。
“叔叔!既然做标杆,我们就做的漂亮些,我打算让马甲公司在港股上收购两家壳公司,再用这两家壳公司费。别控股自行车厂和棉纺厂,当然这两个厂子在被收购后,就会进行产品调整,那时会有专业人士接手,在此我就不陈述了,您只要做好相应政策准备即可。”景浩道。
“你是说要把两家厂子放在香港上市,成为港股的一员?”穆宇吃惊地问道。
“对!以后这两只股票将成为红筹股!”景浩笑着说道。
第356章 红筹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