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丫努力回忆所有人的行为举止。
      却发现,几人都与现代人的某些行为观点重合,但却又时刻遵循着古代的封建礼仪。
      不得不说,这些年在林怡的潜移默化中,老赵氏、林承耀、周氏以及铁蛋都有被同化。
      但林怡因为是胎穿,很多地方也遵循着封建思想。
      因此,才未被二丫识破。
      更何况,林怡早已做了一手准备。
      等第二日市面上开始出现纸质版的连载故事集时,很轻易便将矛头给转移了。
      茶楼是分了三班制,直接营业到亥时末才会打烊。
      待第二日营业之前,林承耀与林怡父女俩早早便到了店里,准备进行前一日的盘账。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即使是各种赠送以及打折,茶楼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便高达六千四百一十二两银子。
      其中有一百多两银子是客人给的打赏。
      五千两银子是卖出了几盆稀有兰花。
      本来父女俩已经做好了前三日没有盈利,甚至会倒贴的心理准备。
      结果,竟然净利润便高达六千两银子之多。
      除了人工费,其实店里并没有什么支出。
      毕竟好些东西都是林怡为了清理空间积压库存,自己掏出来的。
      这些东西还真就没花过钱!
      不过账面上,林承耀倒是按照市价给记了起来。
      至于那些银钱,则是被林承耀另外收了起来,准备将来还给闺女当压箱钱。
      至于将来想给闺女置办的一百三十八抬嫁妆,就得靠自己的双手好好赚了!
      当然,店里的货源问题,林承耀也已经在与货主沟通当中。
      毕竟现在闺女还小,还在自己身边,可以让她拿出来这些东西。
      但是她总会长大、嫁人,或是也会走出去看看,到时候闺女不在身边,难不成茶楼就不开了吗?
      不得不说,林承耀真的考虑得很周到!
      渐渐地,茶楼靠着那些奇花异草,以及出彩的故事,终于走上了正轨。
      ——
      时间如白驹过隙。
      一转眼,已经是在扬州城的来年。
      近来,林家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将手中的事情暂且放一放。
      毕竟,家中四个孩子即将参加此次扬州城的县试。
      不只是林家。
      老赵氏常常开玩笑说,赵家人没什么读书天赋。
      赵家小辈中适龄的男孩十几个,能坚持读书的没几个。
      因而,赵家即使家底颇为丰厚,家中小辈也大多只是去学堂里识两年的字。
      四书五经的也不指望他们能够融会贯通了。
      算盘别打错了就行!
      因此,此次赵家也就将将两个一道儿参加县试。
      分别是大房的长孙赵庆文,以及三房最小的儿子赵丰源。
      【因为赵家人几乎不参与主剧情,所以人物刻画无法细致到位,写到哪儿是哪儿啊~】
      另外,还有何光宗的小儿子何旭阳。
      县试一共考五场,每场考试考一天,分别为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策论。
      为了能够让他们在考试的时候,不出任何意外,几人被督促着必须每日

第130章 县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