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实的引力总是强大的。虽然找着了辣椒和番茄,但乌家后花园其他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木。乌家兄弟不懂照料,这两种作物长得本就不太好。辣椒还因为大棚的施工遭到了不知道谁的踩踏,半死不活的。就这么区区两株植物当种子都来不及,反正等他们成功增殖之前是别想吃了。
这一日上高县城格外的寒冷。西街口杀猪的屠户张卖空了猪肉收了摊子,便径自往聚贤楼方向去了。聚贤楼坐落的地方,早已形成了一圈商业圈,许多开茶摊的卖煎饼的都在这里支棱了个新摊子,各个摊子里都摆着个郡王府产的煤炉子,上边摆着郡王府产的水壶正咕咚咕咚冒着热气儿。
小王爷这样的身份,还用王府的名头亲自经商,连派个管家当遮羞布都不派,这事在当时也是一个大笑话。据说王府的管家薛登为了进谏,差点哭哑了过去。小王爷的老爹宁王爷还特地从南昌派了个太监来申斥,不过小王爷压根不屑一顾,当场就叫个几个娃娃家丁,把那据说在宁王府都有体面的老太监打出去了。
县城里的百姓虽然一开始都暗暗笑话小王爷,但慢慢就对小王爷赞不绝口了:盖因郡王府产的煤炉子不知怎么的,就是比其他铁匠铺打的煤炉子好用得多,放上蜂窝煤也耐烧。关键是价格还便宜。一开始还有人说小王爷是冤大头,有钱不知道赚。但慢慢就没人这么说了。小王爷这是心疼咱们苦哈哈呢!不信看看卖给那些外地商人的东西,哪一样不是死贵死贵的?贵人就是贵人,不像那些钻进钱眼连苦哈哈的钱都黑的奸商......
而且,讲小王爷的怪话万一被锦水村、徐家渡这两个地方的人听见了,他们当街就会跟你拼命!
屠户张便是徐家渡人,老早离了家就在县城里讨生活。那时听说徐家渡遭了匪,他差点没给吓得晕了过去。幸好有小王爷逐了凌十一。后来徐家渡乡亲们在里长徐昆的带领下,给小王爷烧玻璃窑石灰窑。屠户张也动过回乡当窑工的心思,但后来锦水村的王虎找上了他,要他给锦水村代销猪肉。屠户张寻思锦水村的猪肉也是郡王府的生意,小王爷总不会亏待了他去,便安心在城里当起了屠户。
在城里做工也有一桩好处,那就是随时能到聚贤楼里听书。射雕如今早已风靡了全江西,有许多人特地请了记性好的读书人来听书,听了后记在心里。等离开了便写在纸上,然后印出来卖、或让自家说书先生去说。甚至因为等不及更新,还衍生出了各种自创剧情的射雕。对这些“外地版”的射雕,上高人是不屑一顾的。真正的射雕,必定是要在聚贤楼里,点上一碗清茶,或坐或站在挤得严严实实的大堂里,听老黄头那充满“江湖味儿”的声音说来才作数。听说南昌城甚至京城的酒楼里都有人说射雕。外地的射雕,那能叫射雕嘛?啥也不是!
屠户张便是要去聚贤楼里听书的。这是他每日里最为安逸的时刻。到了聚贤楼时候还早,离老黄头开讲还有些时辰,但聚贤楼大堂里已是人声鼎沸了。屠户张刚进大门,就听到有人调笑:“嗳,屠户张,今儿可来晚了,只有站着听的份儿啦。”
屠户张这种老听客,诸人都是熟悉的,闻言就有人善意的哄笑起来。屠户张也不恼,走过去硬生生在那张八仙桌上挤出个位置:“杜老哥,腿脚够灵便啊,刚才还在我摊子上买了肉,这便来楼里占好位置了?”
“那是。”那杜老哥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让出座位。“人老喽,站着听可听不成。可不得快些来寻摸个座位?来来,老哥给你腾了椅子,今儿的茶水便由你请如何?”
“行。”屠户张豪迈一笑。挥手叫来一边的小二,点了一壶茶和几碟小食。而后对同桌的几人笑道:“诸位不用客气,请用,请用!”
&n
第57章 忧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