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的声音抑扬顿挫。随着剧情的推进,原本还有些笑闹杂音的聚贤楼,慢慢变得鸦雀无声。只有老黄头说书的声音在里头回荡。就连大街上叫卖的小贩和原本只是路过的行人,在门口听了几句之后,也都蹑手蹑脚的挤进楼里来。
到最后,酒楼里甚至没了下脚的地方。西城顿时呈现出一副诡异的景象:原本人声鼎沸的大街居然变得鸦雀无声,免得听不清酒楼里老黄说书的声音。只偶尔随着情节发展,突然传来一阵阵的轰然叫好之声。人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都努力不发出声音,无声的想往酒楼里挤。许多挤不进大门的人们在门口站作一团,侧着耳朵屏着呼吸,听着酒楼里若有若无传出来的说书声。偶尔有新来的行人小贩张口发出一点声响,马上就是一堆人同时转头怒目而视,于是那人惊骇好奇之下,便也立刻捂紧了嘴、侧着耳朵去听,没一会儿,便也沉迷了进去,跟着人群时而屏息、时而叫好了。
那时的话本儿大多是一些烂俗的桥段,又或者是《三国》这种比较宏观的故事。而《射雕》此书雅俗共赏,用辞通俗易懂,通过一个个江湖儿女的视角,构建出一个宏伟壮阔的南宋江湖。这样新鲜的呈现方式,让所有人顿感身临其境。
邵宝本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才子佳人之类的话本儿,看在朱拱樽这个郡王的面子上,才勉强来这给聚贤楼站站场子。
不想才听了一会儿,他就深深的沉浸在故事里去了。他仿佛已经看见了郭杨两人豪气冲天的诵念《满江红》、丘处机仗剑杀汉奸后在大雪中飘然而去、而后三人误会冰释,雪中把酒结谊。直听的邵宝眉飞色舞,大呼爽快。
“长春子快意恩仇,真让吾辈心向往之!郭杨二位豪杰忠肝义胆,竟埋没于一小村。三人于这小村里肝胆相照,惺惺相惜,真是让人称羡啊!”邵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低声对朱拱樽感慨道。
他虽是文官,却也不是没有血性的腐儒。平素读史之时,亦曾想过我若生在宋末神州陆沉之时,定当执三尺剑,斩尽汉奸佞臣如何如何。这时听这射雕,真心有酣畅淋漓之感。
楼下的百姓们也听的畅快。那丘处机仗剑杀汉奸,和郭杨两人因一时误会切磋过招,此等行侠仗义的高人形象加上各种新鲜的武功招式,顿时刺激的他们荷尔蒙飞速分泌,直想嚎叫几声才觉过瘾。后来听到三人把酒言欢,痛斥乱臣贼子,这种江湖豪气让所有人都向往之极,一个个面色尽皆涨红。
老黄在台子上口沫横飞,自己讲的书让这么多人翘首听着,他也是如同终于焕发了第一春般兴奋不已。这一讲就直讲到天色擦黑,讲到郭啸天为救义弟慨然赴死、杨铁心亦重伤濒死不知所踪、二人妻子分散时,老黄方才一仰脖灌下一碗茶水,用沙哑的声音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轰!”一直鸦雀无声的人群顿时就炸开了锅,人们愤怒的嘶吼着,仿佛要把这个新修的酒楼给拆了一般。之前那满街的寂静变得如同梦幻,人们对着老黄叫骂着,嘶吼着,仿佛老黄就是那杀了郭啸天的段天德一般。
好悬大家都知道这酒楼是小王爷的产业不敢太过造次,不然这么多人丢点臭袜子臭鸡蛋之类的,老黄没被砸死也要被活埋死。
“啊呀!怎么就天黑了!那杨铁心壮士究竟如何了,真是教人心急如焚!”邵宝已经完全沉浸到故事里了。这突然间戛然而止,把这个一向正襟危坐的官儿难受的抓耳挠腮。
乔县令倒是对这射雕不太感兴趣,一下午光顾着吃桌上的蜜饯瓜果了。听邵宝这么说,他笑呵呵的劝道:“邵大人也不必难受,左右明日便可听到下文了。今日乃中秋佳节,我等不如一边用膳一边赏月,岂不快哉?”
“哎,现今我心忧杨郭二人,如何有心思赏月?况且,纵然明日听到下文,那也不过聊以止渴罢了。我不日即将回京,到时在京城听不到这等奇书,岂不是日日不识肉味?”邵宝促膝长叹,已经开始忧心起回京后没《射雕》听的日子了。
“不知郡王府中,可有《射雕》原书?”差点忘了射雕就是从王府流传出来的,邵宝急忙转头问朱拱樽道。“还请借下官一观!以聊慰下官揪心之苦啊!”
第49章 中秋佳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