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但你识文断字,我也不能让你只做些搬运修缮的活计。那岂不是大材小用么?”
“我身边没几个读书人,你便先跟在我身边,为我做些算账、抄写的活儿吧。等你上京科举之时,本王奉送你一笔仪程便好。”
“是!学生谢过小王爷。”顾举人拱手一拜。
得了个专属秘书的朱拱樽心情大好。终于不用自己再拿笔写字算账了。他早有想法,要把自己脑子里还记得的一些后世知识书写出来,以防日后忘记。
但这毛笔字自己实在写不快,用炭条书写又不利于保存。这下好了,自己大可以直接口述,由这个顾举人来写便可,省力又省心。
薛登做事颇为麻利,又有徐昆这个本地里长相助,很快就选出了几十个合乎心意的人手。于是朱拱樽便在这些人与乔县令手下县兵的簇拥下,回了上高县。
赵一伦也随后回到了上高县。他秘密禀报朱拱樽,官军已星夜拔寨前往锦江河口设伏,想来很快就能听到凌十一被剿灭的消息了。朱拱樽不动声色,嘴角掠过一丝微笑。
这一回,可算是成功给便宜老爹挖了个坑。虽是杯水车薪,但也算削弱了他一点实力了。
上高县难民听说贼寇已被小王爷说退,无不欢欣鼓舞,对朱拱樽感恩戴德。竟有不少人自愿为修缮王府出些力气,送些鸡蛋米汤之类。再加上乔县令有心巴结,大开方便之门。很快郡王府外墙等就修了个七七八八。至少从外边看,已有了几分森严气象了。
见王府修缮的事儿走上正轨,朱拱樽开始考虑起钱粮的事儿来。
在这个时代,钱粮就是硬实力。这几日王府修缮虽进展神速,但花销也是不菲。自己手中那几百两银子坐吃山空,已去了七七八八。非得想些办法,找些长久的财源不可了。
不止如此,还不能损害上高县的利益。自己的目的是增强自己和上高县的综合实力,让其能在未来的宁王之乱中屹立不倒......王府不止要聚敛财富,还必须做到不伤百姓......
若是横征暴敛,弄的民不聊生,失去了百姓支持,那就是饮鸩止渴了......
钱啊钱......去哪儿积攒钱粮呢?
朱拱樽正在头疼,就见薛登一脸狗腿模样跑了进来:“小王爷,外头有三个人,自称是王府庄头,特来求见小王爷。”
“庄头?”朱拱樽双眉一凝,想到了什么。
“莫非......我们郡王府......名下还有田庄?”他一脸惊喜。
是啊!真是灯下黑!堂堂郡王府,名下财产怎么可能只有一座王府!
纵然现银什么的都被便宜老爹黑去了,也必然有些不动产之类!自己先前怎么没想到呢!
“快传!我现在就要接见!”朱拱樽忙道。不知郡王府名下财产能值多少,堂堂一座王府,怎么说也得有个几千上万两吧?
这可真是久旱逢甘霖,来了场及时雨啊!
第26章 顾举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