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些稻穗竟然比之前自己见过的那些稻穗长了快三分之一。
      并且拿到手里的份量着实不小。
      那沉甸甸的手感告诉姚广孝。
      今年稻子的丰收绝对是真的。
      “来人,舂两百斤稻子出来。”
      “我要跟诸位乡亲们一起尝尝今年这新稻子。”
      听到姚广孝的话。
      立刻就有人开始着手安排。
      打谷子的机器就在地边放着。
      倒是舂稻谷的家具没在这里。
      但是这都不是什么难题。
      立刻就有人开始准备修个临时的灶台。
      准备就地蒸出一锅大米饭来!
      这种庆祝丰收的事情。
      所有人的兴致都十分的高涨。
      所有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姚广孝则是对身边的随从说道:
      “寻一两亩长势好的稻子。”
      “然后掏钱把这些稻子买下来。”
      “全部收割之后,打包送往金陵。”
      “让陛下和太子殿下还有太孙殿下也尝尝这东北长出来的第一季稻米!”
      随从立刻应是。
      在等待做饭的期间。
      姚广孝拉着这些老农问道:
      “老人家,咱们下一季该怎么种?”
      原本姚广孝会以为这些老人们会说接下来就要种一季小麦之类的。
      却没想到这些经验老到的老农给了姚广孝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大人,今年恐怕是是不行了。”
      姚广孝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诧异之色。
      “哦?这是为何?”
      “秋冬季节,不正是种小麦的时候吗?”
      老农摇了摇头说道:
      “大人有所不知,关内关外的气候有所不同。”
      “能够种植这一茬水稻,已经是得天之幸了。”
      “咱们来的时候,都还在天寒地冻呢。”
      “这样的气候,哪怕小麦种上也会被冻死的。”
      “眼下咱们对这里的气候还不是很熟悉。”
      “再加上天气眼瞅着就要转凉了。”
      “所以最好还是等上一年看看再说。”
      “反正这些稻子,再加上朝廷发的口粮。”
      “这一年,怎么着也该撑过去了。”
      “等到来年,摸清楚这里的气候之后。”
      “再做打算也不迟!”
      姚广孝闻言点了点头。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今天听了老先生一席话。”
      “感觉增长了不少知识!”
      听到姚广孝的话。
      老者受宠若惊的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
      “在下不过是一介草民。”
      “怎么敢当大人这么夸奖呢!”
      姚广孝却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论当官,你不如我。”
      “但是论种地,十个我绑到一起都不如你!”
      随后姚广孝又询问了这些老农一些别的关于农事方面的知识
      姚广孝最后打定主意。
      等到这些稻子全都收割完毕之后。
      自己就下令,今年的播种到此为止。
      等到来年看看是个什么形势再说!
      即便是只种这么一季。
      对于这些百姓也没有什么损失。
      要知道这可是一亩地的产量。
      虽说这个产量并不能代表所有。
      但是架不住朝廷给的政策好啊!
      五十亩地的上限,真要是全种上稻子的话。
      哪怕一年就种这么一季,也根本吃不完。
      “大人,饭已经做好了!”
      就在这时,随从过来告诉了姚广孝一个好消息。

第391章 真正的大丰收之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