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这种力度,恐怕不够啊。”
      朱雄英开口说道。
      听到朱雄英的话,两人脸上不由得一阵诧异。
      这种待遇难道还不够好吗?
      要知道即便是那些遭了大灾的百姓,待遇也不过如此。
      “这不是已经是成例了吗?”
      “他们又没有遭灾。”
      “免去几年赋税,难道还不行?”
      朱元璋不解的说道。
      朱雄英解释道:
      “若是遭灾,这么做肯定是可以的。”
      “但偏偏就是因为这次不是遭灾,所以才不能这么做。”
      “如今大明的百姓可不比前几年了。”
      “个个都能吃饱穿暖。”
      “既然能吃饱穿暖,谁会愿意往外乡跑?”
      “爷爷,要知道故土难离啊!”
      这片土地上最大的人情味儿就是故土难离。
      是羁绊也是枷锁。
      离开家乡叫做逃难。
      所以只要不是彻底活不下去,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家乡。
      在这种情况下,想让百姓去到东北这样的苦寒之地。
      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朱元璋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于是便开口问道:
      “那照你的意思,应该怎么做?”
      朱雄英将早就已经想好的对策说了出来:
      “让老百姓过去自信开垦土地。”
      “并且以人头计数。”
      “五亩之内需向朝廷正常纳税。”
      “五亩到十亩之间只需要缴纳半税。”
      “十亩以上则免除全部税额。”
      “并且以五十亩为界限。”
      “也就是说,每个人最多可以开垦五十亩地。”
      “耕种三年之后,这些土地就完全属于个人。”
      “以后只需要正常向朝廷缴纳赋税就行了!”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和朱标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蓝玉都觉得朱雄英是不是疯了!
      要知道这个政令一旦下达。
      必然会有无数的百姓冲向东北地方。
      说是以五十亩为界限。
      这些人绝对会把这个数字弄到临界值!
      况且这个期限还是三年,
      三年时间,这些人就算是累死也会开垦出足够数量的土地的!
      也就是说,一个四口之家,就可以在三年后拥有两百亩土地!
      这是多少小地主都不曾拥有的数量。
      太孙殿下绝对是疯了!
      朱标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说道:
      “雄英,你可知道这一道政令一旦下去。”
      “会引来什么样的后果?”
      “老百姓必然会疯狂涌向东北,到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分给他们。”
      “恐怕是要引起大乱的!”
      朱元璋对此深表赞同。
      自己太知道那些老百姓想要的是什么了。
      别的都好说,土地绝对是所有人的命根子。
      一旦这些老百姓出关之后。
      发现朝廷答应的事情没有办到。
      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更不要说,东北距离大明中枢这么远。
      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怕根本反应不过来。
      然而朱雄英在听到朱标和朱元璋的但又之后。
      却没有丝毫的担忧。
      而是笑着说道:
      “爷爷、父王,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个地方?”
      “那里可是紧紧挨着东北啊!”

第355章 大明百姓闯关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