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怎么着排水也要在五千吨左右。
      那么光是自重就要三千吨左右。
      三千吨钢铁,以如今大明的铁价来算。
      少说也要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再怎么着也得三艘起步吧?
      一艘用来运兵,一艘用来运粮草军械。
      剩下的自然就是用来运银子了。
      不多造一点怎么能行。
      光是成本,五千万两银子就出去了。
      剩下的各种花费林林总总下来。
      一亿两银子,在朱雄英看来也不过是将将够用。
      毕竟再苦不能苦军事嘛。
      至于更大的船,根本没有那个必要来造。
      此时的整个地球上。
      都还是以木质帆船为主。
      即便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大明。
      也依然没有开始向铁质舰船进化。
      更不要说别的国家了。
      至于朝鲜、东瀛这些地方。
      甚至连帆船都少的可怜。
      大多数都还是以舢板为主。
      再小的铁甲舰也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住的。
      几千吨级的铁甲舰已经够用了!
      再大也不过是徒费钱粮罢了。
      “就按雄英说的来。”
      朱元璋最终拍板决定。
      对于自己孙子的话,朱元璋是无条件相信。
      既然他说需要这么多的钱,那就肯定需要这么多的钱。
      再说了,这船造出来也是为了彰显大明的武力。
      哪有抠搜的道理!
      见朱元璋也拍板决定,户部尚书也就闭口不言了。
      金口玉言,这件事已经没有了回圜的余地。
      “那臣这就回去拟定一份计划书,看看这个国债到底应该怎么弄。”
      “至于一些细节,后续臣也会向皇孙殿下讨教的。”
      户部尚书开口说道。
      朱雄英点了点头。
      随后户部尚书便告退了。
      等到户部尚书离开之后。
      刘伯温主动开口说道:
      “皇孙殿下,这个国债臣觉得是不是要先从朝中文武和一众勋贵开始?”
      听都刘伯温的话,朱雄英不由得给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竖了个大拇指。
      不用自己说,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家天下和公天下可不一样。
      家天下的百姓对王朝的认可,依然还是地主和佃户的那一套。
      别看朱雄英嘴上说的轻松。
      但是对于老百姓会不会购买国债。
      朱雄英的心里也着实没有什么底。
      所以这个时候,必须有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团体站出来。
      替朝廷抗下第一波。
      否则根本不会有百姓买账的!
      而这个时候,朝廷文武官员、皇亲国戚和那些勋贵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因为这些人和皇家的关系是最密切的。
      要是连这些人都不买的话。
      又怎么可能让老百姓买呢?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所以刘伯温的这个提议就来的非常及时了。
      “没错,这国债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样的好事,朝廷怎么能忘了那些国朝重臣呢?”
      “爷爷您说是吧?”
      朱雄英笑着说道。
      朱元璋也是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立刻开口说道:
      “没错,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咱,也得买一份!”

第276章 烧钱的铁架战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