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金陵四巨头再次聚首。
      不过这次又多了一个人。
      那就是徐妙云。
      当初朱雄英为了安抚自己这个未来四婶的心情。
      特意交代朱镜静,让朱镜静带着徐妙云一起做事。
      没想到徐妙云当真了得。
      帮着朱镜静把草原的一应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真不愧是有着女诸生称号的徐家大小姐。
      不过想想也是,原本历史上朱棣被封燕王。
      但实际上打理整个燕藩封地的却是徐妙云。
      自己的四叔不过是个甩手掌柜罢了。
      “四哥,这会回来就不走了吧?”
      朱英饶看着徐妙云,一脸揶揄的对朱棣说道。
      不明所以的朱棣还一脸兴奋的点头说道:
      “当然不走了,雄英把我叫回来造铁甲舰。”
      “这铁甲舰哪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造好的。”
      “等到铁甲舰造好之后,我就能坐船出海,去把倭寇的老巢连根拔起了!”
      听到朱棣的回答,朱雄英不由得以手扶额。
      这个四叔真是个榆木脑袋。
      让你回来造船是真的,但也不完全是让你回来造船啊!
      朱镜静也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瞪了朱棣一眼。
      徐妙云脸上的表情虽然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眼中的幽怨却让人感到一阵心疼。
      反观朱英饶,在听到朱棣的话之后。
      顿时就一阵抓狂,恨不得上去劈开自己四哥的脑袋。
      看看他的脑袋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朱雄英只好站出来打圆场。
      “四叔这段时间在海津,听说还往辽东半岛去了几趟?”
      辽东半岛从地理位置上只包含了后世东北的一小部分地方。
      但在朱雄英的嘴里,却代指整个东北。
      因为此时的东北对于大明来说还是化外之地。
      那里除了一些盘踞在那里的蒙古余孽之外,就只有那些世代居住在那里的女真野人了。
      至于那些北地的汉人。
      大多数都已经在蒙古汉将的带领下,投靠了大明。
      而东北那个地方,现在看来虽然是一片苦寒之地。
      但是朱雄英却很清楚,那里有着世界上最好的黑土地。
      以及巨量的矿产资源,对于大明来说,是一块必须要拿到手里的土地。
      只不过因为气候的原因,此时的东北还不适合大明百姓居住。
      哪怕是世代居住在北方的汉人,一时半会也没法适应那里的气候。
      不过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等到在草原的布局彻底完成之后。
      那里出产的羊毛制品,就是极好的御寒之物。
      更不要说朱雄英早就已经开始在试着推广棉花的种植。
      棉花从宋末元初的时候传入内地。
      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
      种植技术早就已经成熟,只不过和后世的棉花比起来。
      产量还是低了许多。
      不过朱雄英最不担心的就是产量。
      只要土地足够多,即便是再低的产量,也能够用数量来弥补。
      有了棉花和羊毛,再加上土炕。
      东北的严寒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棣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兴奋之色。

第268章 朱元璋的矫枉过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