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黄河的流速,如此庞大的水量。”
      “在这仅仅只有几十米宽的河道中,该是有多么的湍急。”
      “并且黄河河水中混杂着大量的泥沙。”
      “即便是以水泥混凝的强度,也根本经理不了多长时间的冲刷。”
      身为工部尚书,自然会把能考虑的情况全都考虑进去。
      包括朱雄英说的这个地方。
      只是在经历了诸多的探讨之后,这个方案最终还是被摒弃掉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朱雄英闻言点了点头,工部的人确实是做了切实的调查的。
      既然这里不能走,朱雄英也不会强行去要求。
      于是便把自己心中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第一条路线虽说是能省下不少钱。”
      “但是这一路上光开山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朝廷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
      “第三条路线虽然能省下不少的时间,但是施工难度着实是有点大。”
      “所以我倾向于第二条路的修建方案。”
      朱元璋闻言也点了点头:
      “没错,咱也是这么想的。”
      “一个费时间,一个难度高。”
      “那咱们最好还是能够折中一下,取一个难度低一点,并且也不那么花费时间的路线。”
      “第二条路线自然是最合适的。”
      “标儿,你觉得呢?”
      朱元璋转过头来,又将目光看向了朱标。
      朱标闻言同样点头说道:
      “父皇,儿臣的想法跟您还有雄英是一样的。”
      “都觉得第二条路线是个不错的选择。”
      工部尚书拿出这三条路线,同样也是想让皇帝等人。
      比较一下优劣,选择第二条路线。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第二条路线都是最佳的选择。
      “好既然如此,那咱就选第二条路线!”
      朱元璋当即拍板,正准备吩咐户部开始往沿线调拨钱粮。
      却被朱雄英给打断了:
      “皇爷爷且慢。”
      “孙儿有一些别的想法!”
      朱元立刻住了嘴:
      “雄英你还有什么想法?”
      朱雄英开口说道:
      “路线孙儿也同意选用第二条。”
      “但是在具体的行进方向上,孙儿有点别的意见。”
      “爷爷请看!”
      朱雄英的手指向第二条路线郑州位置旁边的开封府。
      “爷爷,这里是地上悬河。”
      “若是在以前,我肯定不会选择这里。”
      “不过前些年朝廷治理水患,花了大量的力气。”
      “在这些地方修建了河堤。”
      “如果不把这些河堤利用起来。”
      “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工部尚书看到朱雄英手指的方向。
      心中一阵不解。
      朱元璋更直接说道:
      “雄英,你这不是典型的南辕北辙吗?”
      “按照工部的法子,这条路是要直接走太原府的。”
      “你现在再从开封绕个弯,那要多走多少冤枉路?”
      “开封府有河堤,郑州不也有河堤?”
      朱标也开口说道:
      “是啊,这一来一回,绕这么大一个弯子。”
      “可是要花不少钱的!”
      “雄英,这国家大事可不是开玩笑的。”
      朱雄英听到朱元璋和朱标的话。
      当即便说道:
      “爷爷,父王。”
      “谁说这铁路要走太原府了?”

第248章 朱标:雄英说得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