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至少也要数月。
      真要是用别的法子运回来。
      朝廷早就被那些商人给拿捏了。
      再说了,朝廷用官船走海运来运东西。
      确实是能帮那些商人省下不少的人。
      这些钱进了商人的口袋,也能够多为朝廷缴纳一些赋税。
      何乐而不为呢!
      等等...,陛下是不是说要开海运?
      是不是要让那些商人走海运来运这些东西?
      开海?!大明要开海了?!
      原本还在交口称赞的官员们顿时愣住了。
      尤其是那些东南沿海一系还有沿着运河边上出身的官员。
      顿时就急了。
      这不是砸自家的饭碗吗?
      自己的家族从禁海之后,便靠着水运赚的盆满钵满。
      真要是开海之后,自家的财路不就断绝了?
      不行,一定要阻止朝廷开海!
      当即便有官员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
      “海运之事,不可轻开。”
      “请陛下三思啊!”
      听到这个官员的话,朱元璋脸上的表情顿时冷冽了起来。
      雄英说的果然没错。
      海运这件事,里面牵扯到的利益实在是太多了。
      这些人为了自己嘴里的那点好处。
      完全不顾朝廷的利益。
      “哦?爱卿倒是说说这海运为什么不能够轻开?”
      站出来的官员,被朱元璋的反问给问愣住了。
      自己之所以这么快站出来。
      完全是因为家族利益的原因。
      但是理由一时半会儿却没有想好。
      之前倒是有个不错的理由。
      那就是海疆不靖,有倭寇出没。
      贸然开海,肯定会蒙受损失。
      但是现在这个理由已经不好用了。
      朝廷已经派姚广孝把倭寇给彻底清剿完毕。
      姚广孝也因此被封为靖海侯。
      以示海疆平靖之意。
      现在自己要还拿这个理由说事。
      岂不是打了陛下和靖海侯的脸。
      不过能在洪武朝的朝堂上活下来的人。
      又有哪个是易与之辈。
      很快,这个官员就想好了理由。
      “启禀陛下,朝廷的船多是内河内湖的船。”
      “能够出海的船寥寥无几。”
      “臣担心贸然开海,会引起那些商人的拥挤和恶意争夺。”
      “陛下也知道那些商人都是逐利之人。”
      “时间长了,必然会引起不正之风。”
      朱元璋笑着说道:
      “这点爱卿倒是不必在意。”
      “咱已经下旨,从南边那些深山里伐木造船。”
      “到时候海运的船肯定是绰绰有余。”
      听到朱元璋的话,这个官员也是一阵词穷。
      这本就是个临时想出来的理由,根本就拿捏不住皇帝。
      好在由于他的出现,给了别的官员一些思考的时间。
      所以朱元璋话音刚落。
      就有官员再次站出来说道:
      “陛下,海上妖风太多。”
      “海运风险太大,一旦倾覆便是灭顶之祸。”
      “于民于国不利,还是水路要好很多。”
      此话一出,不等朱元璋开口。
      刘伯温便率先一步站出来冷哼一声说道:
      “荒唐!”
      “亏你还是国朝大臣,连这种无稽之言都能够说出口。”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第222章 开海禁的好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