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1章 倭寇被彻底剿灭,开海禁的打算[1/2页]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京海第一深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标点了点头说道:
      “儿臣句句属实。”
      朱元璋当然知道朱标不会诓骗自己。
      之所以会这么问。
      完全是因为朱元璋的下意识罢了。
      朱元璋会下意识的这么问的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自己也有重开市舶司的打算。
      从洪武初年到洪武七年。
      朝廷一共关了四个大的市舶司。
      主要原因就是倭寇的袭扰。
      另外还有一点朱元璋的私心。
      那就是当时中原大地已经千疮百孔。
      朱元璋担心那些富商会卷钱逃往南洋等地。
      给大明原本就不富裕的经济来个雪上加霜。
      可是这一切都随着朱雄英的出生得到了改变。
      洪武七年,朱雄英出生。
      紧接着就是商税改革。
      大明的经济开始逐渐好转。
      等到洪武八年,马皇后召集天下高僧大德给朱雄英祈福的时候。
      姚广孝被朱雄英发现。
      并且作为大明使者,派往大越。
      数月后,大越被灭。
      返回大明的姚广孝又被朝廷委派,去剿灭倭寇。
      等到洪武十年,也就是今年。
      所有的倭寇全都被消灭干净。
      再也不用担心百姓出海打渔会被倭寇袭扰。
      随着大明经济的好转,朱元璋也不担心那些富人会卷钱逃往海外。
      所以朱元璋便动了重开市舶司的心思。
      原本应该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之后。
      大明才重开市舶司,接受四夷朝贡。
      可是有什么样的儿子,就有什么样的爹。
      谁不想享受四夷宾服的感觉。
      否则的话,当初也不会听到占城求援就第一时间决定派出使者。
      那时候尚且如此,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孙子也有这个打算。
      “雄英没说具体要怎么做?”
      “开多少市舶司?开在什么位置?”
      “还有那个设置在大越的什么贸易集散中心。”
      “又是怎么一回事?”
      朱元璋的一连串发问。
      把朱标给问愣住了。
      这东西自己还真是没怎么细问。
      光顾着听朱雄英说了。
      朱元璋一看朱标的表情,就知道朱标没有细问。
      “标儿,你这两年可是变的松懈了。”
      “完全没有以前那股子劲儿了。”
      “雄英虽说是个好助力。”
      “但也不能事事都靠着雄英。”
      “否则的话,要咱们做什么呢?”
      朱元璋和朱标的目的都很明确。
      尽可能的把所有的问题全都给处理完。
      然后把一个稳固的江山,没有问题的江山传到子孙后辈的手里。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的心中不由得一震。
      是啊,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处处依赖儿子了。
      这可不是以前的自己,也不是个好苗头。
      “父皇,儿臣知错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
      “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走,跟咱出宫,去找这小子问清楚。”
      说着便往外走去。
      另一边,朱雄英刚刚考校完朱檀。
      发现朱檀果然把基本功已经学的十分扎实了。
      要知道自己平时可没有多少时间来教他。
      能够学到这个地步,完全是朱檀自己的悟性。
      朱雄英不由得在心中啧啧称赞。
      或许,以后大明会少一个炼丹大师。
   &nb

第181章 倭寇被彻底剿灭,开海禁的打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