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5章 震惊的户部尚书,还能这么搞?[2/2页]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京海第一深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岂不是一举两得?”
      听到朱标的话,户部尚书的脸上露出古怪之色。
      合着太子殿下您是不知道您家宝钞有多缺德是吧?
      朱标看到户部尚书的脸色说道:
      “如今大明已经不缺钱,只要用这个法子把他们手里的银子弄过来。”
      “到时候通存通兑,不就行了?”
      “你以为这利钱是做什么的?”
      “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把银子弄出来,存到钱庄的!”
      到此为止,户部尚书总算是听明白了。
      合着陛下和太子这爷俩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啊!
      “可是太子殿下,这个利钱的事,还是没有解决啊!”
      户部尚书接着问道。
      按照你们爷俩的做法。
      利钱总是要出的吧?
      既然银票能够足额兑付。
      那说明这就是真金白银。
      只要时间拖得够久,这个窟窿就足够的大。
      终归还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再说了,钱庄总是要占地方的吧?
      里面的人无论是官还是吏。
      总归是要给俸禄的吧?
      哪一件哪一幢不花钱呢?
      朱元璋闻言说道:
      “你说的这个问题,咱也想到了。”
      “朝廷除了可以吸纳民间的银子之外。”
      “还能够往外放贷啊!”
      听到朱元璋准备往外放贷的时候。
      户部尚书整个人都傻了。
      朝廷公然放贷?
      倒不是没有这个先例。
      但那都是什么时候才会做的?
      要么是出了昏君,要么是国家将亡。
      才会做这种事情供君王挥霍或者是给王朝续命。
      但是现在大明既没有昏君,也没有亡国迹象。
      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等户部尚书问出口。
      朱元璋就主动说道:
      “现在民间的印子钱多厉害。”
      “最狠的都九出十三归了。”
      “百姓一旦借了这印子钱。”
      “轻则卖房卖地,重则倾家荡产。”
      “咱虽然看着心疼,但却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朝廷有钱了。”
      “自然也要顾及这些百姓。”
      “所以咱才想了这么个法子。”
      “再说了,万一有做生意的一时间周转不过来。”
      “这不也是个门路吗?”
      “不过爱卿也不用担心。”
      “朝廷的这个印子钱,跟普通的印子钱不一样。”
      “咱这个印子钱的利钱,只比存进钱庄的印子钱高那么一点点。”
      “绝对不是民间的那种高利贷!”
      听到朱元璋的话,户部尚书这才松了一口气。
      沉吟了一下说道:
      “若真是这样的话。”
      “陛下和太子殿下此举,也算是为百姓谋福祉了!”
      户部尚书不是傻子。
      在朱元璋和朱标的这一番解释之下。
      大概值已经知道了这个东西是怎么运作的。
      其实民间早就已经自称体系。
      朝廷只需要照抄就行了。
      无非就是把利钱放低一点,让百姓到时候能够还得起。
      就在户部尚书准备应命的时候。
      朱元璋却狡黠一笑的说道:
      “不过朝廷放出的可不是真金白银。”
      “而是银票!”
      “并且这一两银子,要放出五六倍同等价值的银票才行!”

第165章 震惊的户部尚书,还能这么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