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否则容易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一蹶不振。
      不过虽然朱雄英这里过的十分惬意。
      但是朱元璋和朱标最近的心情却不怎么高。
      之所以不高的原因不是因为大明缺钱。
      恰恰相反,是大明不缺钱!
      但是却缺银子。
      不光是朱元璋和朱标。
      就连朱雄英都隐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的苗头。
      这两年的时间里。
      朱雄英凭借着朱镜静手里的糖霜。
      还有交给朱棣的琉璃器。
      着实是得了不少分红。
      至于天下第一楼。
      朱雄英本身就没打算靠着它挣钱,所以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仅仅只是凭借着糖霜和琉璃器。
      朱雄英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甚至连朱雄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少钱。
      尤其是在朱镜静的一番运作下。
      把整个广西产的甘蔗全都给吃下来之后。
      朱雄英保守估计自己手里的银子,已经有上亿了。
      然而问题恰恰也正出在这里。
      那就是朱雄英这上亿两的白银,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钱!
      之所以没有这么多的钱,是因为大明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银子是钱,但钱不一定只是银子。
      因为钱只是人们赋予银子的一种价值。
      只不过是约定俗称的规矩罢了。
      不光是大明,历朝历代都是缺银子。
      甚至一度缺到不许民间私自进行白银交易。
      也就是这些年,大明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铜钱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朝廷才渐渐的放开了银子的使用。
      因为大明本身就没有多少银矿!
      每年产出的银子十分的有限。
      可是大明每年积累的财富却是一直在上升。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
      银子不够用,逐步开始升值。
      银子的升值,让普通人财富缩水的同时。
      也使得人们更加不想让自己手里的银子在市面上流通。
      也更进一步的加剧了银荒的出现。
      就像朱雄英,手里虽说攥着上亿两的白银。
      但是别说上亿了。
      现在连一千万两的现银都搞不出来。
      除非朱雄英直接把自己的财富转交给朝廷。
      然后从朝廷的府库里取出银子来!
      朱元璋和朱标对经济学虽然不甚精通。
      但却并不代表着两个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
      现在市面上的白银和铜钱的兑换比,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夸张的地步。
      之所以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是因为现在的大明经济一切向好。
      繁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
      遮盖了这种危机。
      就像是有钱人不会在乎奢侈品的那一点涨价一样。
      可是一旦这种危及爆发出来。
      对大明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所以朱元璋和朱标并没有像表面看的那样轻松。
      已经好几次召集户部的官员进行商议。
      然而这些人却没有给出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
      甚至有人建议朝廷强制规定白银和铜钱的兑换比例。
      让朱元璋气的破口大骂。
      这不是摆明了在说,自己大明现在缺银子。
      如此一来,只会引起更大的恐慌!

第162章 朱雄英的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