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如今大明基本上没有什么海运。
      倒不是大明不重视海运。
      从唐宋时期起,就有不少番邦的人通过海运来到中原。
      和中原王朝做生意。
      尤其是以南宋为盛。
      之所以南宋能够以半壁江山,对扛金元一百余年。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南宋发达的海运。
      看到海运好处的蒙古人。
      更是把海运推上了顶峰。
      只可惜蒙古人只知道掠夺,不知道经营。
      海运渐渐的衰败了下来。
      朱元璋当然也知道海运的好处。
      并且也很希望大明能够大力的发展海运。
      之所以没有大力发展,是因为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
      那就是沿海劫掠的倭寇!
      当初朱元璋占据金陵。
      北有大元一心想要剿灭这些“乱贼”。
      西南有陈友谅,一直对朱元璋虎视眈眈。
      东南的张士诚和方国珍。
      虽然没有什么野心。
      但也不会轻易就范。
      所以朱元璋光是对付这些势力。
      就已经绞尽了脑汁。
      哪有时间顾忌海上。
      而就在这个时候。
      东瀛那些战败的浪人,开始漂洋过海的来到中原。
      当初的两次神风让这些东瀛人觉得中原王朝不过如此。
      再加上此时中原大地正在一片混乱之中。
      只想着自保的张士诚和方国珍。
      面对朱元璋的攻势本就自身难保。
      哪里有精力去管那些倭寇。
      于是这些倭寇的实力也愈发的壮大起来。
      并且还带动东瀛本国的那些大名主动派人前来劫掠。
      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朱元璋在平定天下之后。
      得知这些倭寇的所作所为当然是无比气愤。
      此等丑类,平时根本就不配被自己放在眼里。
      没想到此时却在自己眼前来回的蹦?。
      真是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但朱元璋是什么脾气。
      怎么可能忍受这种东西在自己面前蹦?。
      当即便命人带兵剿灭这些倭寇。
      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
      因为这些倭寇早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动方式。
      一开始的时候还想着跟明军碰一碰。
      但是在吃了几次亏之后。
      就再也不跟正规军有正面接触。
      反正自己的目的就是抢钱。
      没必要跟明军拼命。
      搞得朱元璋焦头烂额。
      这些倭寇就像滑不溜手的泥鳅。
      抓抓不到,打打不住。
      朝廷还要徒费钱粮。
      本身中原大地因为蒙古人的祸祸就已经残破不堪。
      连年的征战更是雪上加霜。
      还有北元的虎视眈眈。
      让朱元璋不得不捏着鼻子把东瀛列为不征之国。
      随后又花费大力气。
      在海边实行坚壁清野,把百姓全都搬迁到内陆。
      重新划拨土地。
      免得受到那些倭寇的袭扰。
      只是这股气始终憋在朱元璋的心里。
      所以在听到朱雄英的心声之后。
      当然要着手考虑这件事情。
      更不要说现在海运对大明的诸多好处。
      朱标听到自己父皇的话,思索一番后说道:
      “父皇,如今大明已经兵精粮足。”
      “是时候解决这些问题了!”

第146章 朱棣怂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