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赶紧重新拿起奏报往后面翻看。
      果然朱标详细的说了平叛之后发生的事。
      这里面自然也有朱棣和徐妙云之间的互动。
      徐达看完之后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道:
      “女大不中留啊!”
      马皇后接过徐达的话道:
      “既然你那不中留,那就留给我家老四了。”
      徐达也早就知道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今天不过是借着这个机会彻底挑开罢了。
      否则这么重要的奏报。
      为什么要在后面加上这一段。
      于是徐达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这俩孩子都没有意见。”
      “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汤和也顺势笑着说道:
      “那到时候我这个当伯父的就等着喝他们的喜酒了。”
      一时间,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来人!”
      朱元璋朝着门外喊道。
      很快就有一个锦衣卫走进来:
      “陛下有何吩咐?”
      朱元璋说道:
      “你即刻回京,给太子带句话。”
      “他的奏报咱已经收到了。”
      “至于怎么处置那些人。”
      “他自己拿主意就行了。”
      “他现在是监国,不用问咱的意见。”
      锦衣卫闻言立刻躬身退下。
      等到锦衣卫走后。
      徐达才气咻咻的说道:
      “哼,太子仁德。”
      “让太子殿下处置他们,真是他们祖上积德。”
      “便宜他们了!”
      然而朱元璋却有自己的小心思。
      只是这点小心思不足与外人道。
      马皇后拉着朱元璋的手,示意自己明白他的心意。
      就在这时。
      一个侍卫走进来通报道:
      “陛下,工部侍郎陆祥正在外面求见。”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
      “宣进来吧。”
      此次出行,除了要把李善长等人的野心勾出来之外。
      朱元璋还有治理江南水患的打算。
      并且治理水患远比李善长造反来的重要。
      李善长等人造反不过是疥癣之疾。
      自己随手就能够灭了。
      江南水患要是治理好了。
      那可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
      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次治水攒下不少经验。
      将来说不定还能用到治理黄河上面。
      真要是能把黄河也治理好。
      史书上是什么名声,朱元璋都不敢想象!
      很快,陆祥便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随意的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陆祥一脸兴奋的说道:
      “陛下,所有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就等您下旨了!”
      听到陆祥的话。
      朱元璋先是命人取来干燥的毛巾让陆祥擦了擦脸上的雨水。
      然后对陆祥说道:
      “爱卿辛苦了!”
      陆祥听到朱元璋的话,却兴奋的摇了摇头:
      “臣不苦!”
      陆祥哪里会觉得辛苦。
      有了这个水泥,自己就有了能够留名青史的机会。
      一旦这个水泥经受住了考验。
      将来史书上少不得要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和这比起来,这点雨水算得了什么。
      等陆祥擦干脸上的雨水后。
      朱元璋说道:
      “既然爱卿都准备好了。”
      “那咱们就去看看。”
      “早点治理好水患,也早点解了江南百姓之苦。”

第124章 朱元璋的反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