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没错,那些贪官贪墨银两,本就是祸害。”
      “咱留着他们就是为了这一天!”
      “既能筹措到银两,也能够平息民愤。”
      刘伯温说出这番话,已经做好了朱元璋生气的准备。
      没想到朱元璋不仅没有生气。
      还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这让刘伯温一时间都有点不适应。
      不过刘伯温还是趁热打铁的说道:
      “陛下的想法自然是好的。”
      “做法也是正确的。”
      “但是臣觉得这天下的贪官是杀不完的。”
      “陛下想让百官努力的做事。”
      “反而要给他们一些甜头。”
      “就是地主家的牛马,也得吃饱喝足才能有力气干活啊!”
      朱雄英听到刘伯温的话。
      不由得心中赞叹:
      【不愧是青田先生。】
      【居然能看出来这么多的问题。】
      【大明的俸禄确实是太低了。】
      【如果不贪墨,仅仅只靠俸禄的话,大多数官员养活自己一家都很困难!】
      朱元璋听到这番话后,不由得一愣。
      心道咱给他们的俸禄可不算低啊!
      那可都是经过自己精心计算过的。
      为什么雄英会这么说。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说道:
      “那伯温是觉得咱给百官的俸禄太低了?”
      刘伯温看着朱元璋,一时间弄不清他的态度。
      只能斟酌着话语,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了这位洪武皇帝。
      毕竟这跟刚才的那些话可不一样,这涉及到大明的治国之道。
      “陛下给的俸禄按理来说。”
      “养活官员是没有问题的。”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话并没有打断。
      因为一般按理来说的意思就是这件事并不能按理来说。
      果然,刘伯温接着说道:
      “但是问题恰恰也出在这里。”
      “陛下为了防止大明官员借手中权势盘剥百姓。”
      “便规定官员的家人不能从商。”
      “如此一来,他们就不能从其他的方面赚钱。”
      “可是赚钱的门路少了,支出方面却不仅没有变少,反而还变多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由得纳闷了。
      “怎么支出就变多了?”
      刘伯温说道:
      “陛下您忘了吗?”
      “咱们大明立国之后,您给天下的官员都定下了规矩。”
      “多大的官员就得用多大的仪仗。”
      “比如一个县令,出行需要多大的轿子。”
      “这轿子需要几个轿夫。”
      “陛下都是定死了的。”
      “任何官员都不能逾制,也不能有任何的删减。”
      “若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问题是这些轿夫的脚钱,朝廷并没有算到官员的俸禄里。”
      “而是要这些官员们自掏腰包。”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迎来送往的人情支应。”
      “哪一样都得从俸禄里面往外抠。”
      “去掉这些,能养活自己一家人,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再赶上个头疼发热的额外支出。”
      “一来二去,日子自然就过得捉襟见肘起来。”
      “陛下您说说,这要是不贪墨的话,恐怕这些官员们没等到陛下动手,自己就得先饿死了。”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刘伯温的这番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第25章 刘伯温的建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