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1章 清军南下[2/2页]

明末:重造大顺天 江湖烟雨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了数千人,一时间京城人人自危。
      而更让众人为之高兴的消息,则是京畿方面也有人传言,连吴三桂的老父亲吴襄也被流贼抓住,在拷打军饷,吴三桂原本还说要投降,可此时却已经不肯了!
      多尔衮也没有想到,他刚想睡觉便有人搬来了枕头,顿时明白眼下是出兵的大好时机,立刻召集了群臣,宣布立刻出兵南下平定李逆一事。
      听到多尔衮的最终答案,众臣无不欢喜振奋,早在崇德年间,皇太极和他的大臣们朝思暮想的便是进入华夏,如今正是实现太宗皇帝生前宿愿的绝佳时机。
      在经过了一众人等的商议后,多尔衮宣布择定出师的吉利日子是四月初九。
      届时,多尔衮将亲自率领大军入关作战,而辅政郑亲王济尔哈朗则率领一部分官员留守盛京,主持日常朝政,而在出兵的选择上,届时满洲除了留守一部分兵力以外,便要倾巢而出,其中三分之二的满蒙八旗,以及汉军三顺王所有兵力都将随着多尔衮南征,共计兵力十四万余人。
      在出征之前,多尔衮前往拜见圣母皇太后,将出征事项秉明,并请顺治小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他赐下一道敕书,一方银印,将来可以凭借此二物代天子行事。
      皇太后一应恩准。
      多尔衮最后索要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希望将目前的辅政亲王升级为皇父摄政王。
      不得不说,这一番话着实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很明显是多尔衮的一次试探之举。
      但是皇太后依然答应了这一要求,让顺治称呼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而济尔哈朗依然只是辅政王,使得多尔衮的权势更加显赫了几分。
      在接下来,多尔衮便投入到了出兵的准备中。
      直到四月初七,多尔衮以摄政王的名义,代表顺治小皇帝,为南下出兵祭典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并焚化祝文,紧接着便下令出兵,为南朝皇帝崇祯复仇。
      ......
      与此同时,身在京师的李自成也遇到了一个麻烦,那就是吴三桂。
      正如范文程所预料的那般,李自成无法容忍吴三桂拥兵自重,他也不可能花大钱去养关宁军,甚至还因为让刘宗敏在京城拷掠索饷,来供养目前庞大的大顺军体系。
      当然,这一做法也使得大顺与原大明体系下官员关系变得极为紧张,刘宗敏固然为此拷掠到了大批财富,可也使得原来的明廷降臣对李自成彻底失望,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导致已经投降的吴三桂反悔了。
      原本要进京师的吴三桂降而复叛,重新裹挟大军驻守山海关,很显然不再买李自成的面子,甚至在收到了多尔衮的信件后,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诚意,他为此派遣了两名副将前往清军大营,以表示与李自成之间不共戴天之仇。
      自从进入京城之后,李自成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对吴三桂也不再无限度忍让,决心率领大军拿下山海关。

第371章 清军南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