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让众人的喜悦攀登上更高的高度。
后者,却如同石斧,狠狠的把大家砸晕!
治水大业的胜利,已经不远。
禹万分纠结。
好在。
青年主动站出来,替禹前去涂山。
于是乎。
昔日的三人,又收拾好一切,直奔涂山。
只是这次。
为了避免自己心软,又为了作出表率,禹选择了过家门而不入,让青年处理一切事宜。
青年一停留就是一月有余。
期间。
知晓了女娇一脉的秘密。
原来为了废除族中的人殉制度,女娇一脉主动祷告上天,甘愿承受上天的愤怒。
于是乎。
女娇一脉拥有了远超常人的强大力量,但同时,寿命也是万分的短暂。
更是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亡。
那位要当青年妻子的女娇死了。
还没继承女娇之位的小妹,也死了。
唯有禹的妻子,平安的诞下一名幼儿。
禹的妻子,请求青年,将小妹带离涂山,更让自己的孩子,认青年为义父。
当禹的妻子,现任女娇,让青年为这个孩子想一个乳名时。
青年犹豫片刻,笑了笑。
“就叫祈。”
“祈求上天庇佑。”
一月过后。
青年带着小小的棺椁离去,涂山氏举族相送。
当青年回到队伍时。
禹将一切处理的很好,俨然已经有了十足的领袖气象,全程,也没有出什么差错。
在听到自己儿子的乳名为祈后,更是开怀大笑,将其定为正式的名字。
逝者已逝,生者继续前行。
转眼又是数年过去。
期间。
他们未曾得一日休息。
哪怕路过家门,也只是短暂的回去同父母兄弟姐妹聚聚,又重新捡起工具,带上父母制作的热食出发。
青年也是代替禹,两次在涂山停留。
当青年回归时。
禹虽然表现的最为不在意,但一到用饭时,又偷偷分出一半食物给青年,悄悄问妻儿近况。
祈两岁时。
青年给禹带了一张兽皮,上面歪歪扭扭画了一只九条尾巴的狐狸。
告诉禹,这是祈吵着闹着要跟他一起治水时,暗中塞给他的礼物。
祈八岁时。
青年给禹带了一根箭矢,箭头上还卡着一个鹿头。
告诉禹,祈已经是涂山最骁勇的小战士,用这一箭,得到了整个涂山的认同。
点点事迹,让禹这个汉子抹了泪。
但很快又在青年跟弃的嘲笑下,重新变成了那副在众人面前,坚毅的领袖模样。
三兄弟站在山巅许下豪言的那一刻,无人看好。
可在他们又一次走上那座山头时。
大地上,再无咆哮的恶水,条条河流全部向东流淌。
水脉勾连纵横,连田间都能流淌黄河的水。
各地居民,水中泛舟,携带着货物,前往别处进行贸易,处处一片繁荣景象。
看到这一幕。
三度不入家门的禹,终于可以放心的回在涂山的家。
禹忐忑着,激动着,邀请青年跟弃跟他一同那小小的家。
十余年过去,再一次共同踏上涂山的三人还未来得及感慨,却发现帝舜的使者比他们更早一步到达!
使者是为封赏而来。
三人治水有功,先后受封。
弃主后勤,兴农业有功,被封为相,主管农业。
青年主调度,开垦荒地有功,赏皂游,被封为虞官,主要管理山林川泽,开发新土。
禹主统率,治水大功,被封为司空,继续管理水利以及相关工程。
一番封赏过后。
三人又与使者相拥。
原来。
正是这名使者,屡屡带来帝舜的旨意,带来钱财、粮食、人手,助他们治水。
而这名使者,也是弃的弟弟,契。
已被封为契玄王,受封商地。
简单的寒暄后。
契告诉了三人另外一个重要的消息。
三苗部落叛乱了!
帝舜准备征讨三苗部落,永绝三苗之患,契也准备随行,需要先行一步回朝。
三人记下。
疲倦的身躯,燃烧起了汹汹战意!
看到这里。
直播间的观众们一阵摩拳擦掌。
【芜湖,要打仗了?】
【要是这个时候来一套铁甲,应该可以在战场开无双吧!】
【大胆点,青铜铠甲就行】
【三苗部落,好耳熟,是不是蚩尤的后人啊?】
【食铁兽,俺这包吃包住!】
【……】
凤鸣岐山时代的战斗,规模只能算是中等,但对于一群观众来说,还是跟看电影一样,没有多少代入感。
定鼎九州时代那就不一样了。
都是人。
都用的极为简陋的装备。
既然那些勇士可以,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平生最爱读书”似乎也升起了讨论的心思。
【蚩尤的部落,叫做九黎,东夷则是九黎不断向东迁徙后形成的部落】
【当然,也有小部分九黎族人,向南迁徙,这就成为了三苗,盘踞在长江附近】
【不过逐鹿一战后,联合已经成了各个部落共识,不再像之前一样你死我活】
【所以东夷部落的舜,也能担任部落首领】
【三苗也是部落联盟中的一份子,就是平时爱惹事,想争夺首领位置,从尧开始,中原不得不费心屡次派兵镇压三苗】
【到了舜,才得以解决】
 
第12章 他曾作山海经,他乃是大秦始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