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基地是我家,建设靠大家2[2/2页]

我全家穿到大逃荒现场表示很懵 伞房决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顶做成硬山顶的,但又怕这土胚房顶的承重能力不够,且对于美观的需求并不迫切,便做了一个简单的平顶设计,到了冬天也更保温。
      等到房顶搭好,就到了盘炕的步骤。不管怎么说,炕是必须要有的,总不能大冬天所有人都躺在冰冷的土地上吧。现下倒还没什么,但是到了滴水成冰的冬天,晚间地底的寒气肯定得浸入骨子,年纪大了便容易得老寒腿。毕竟现在又没有秋衣秋裤,也无法在屋子里生火盆子取暖,所以只有烧炕是最简单实用的。
      按照叶向荣小时候家里盘炕的记忆,在盘土炕的时候,先是在靠近地面的位置预留下一个烧柴火用的烟道,然后在整个土炕的下面,铺上一层厚厚的土,并用工具将土层夯实。接着再在土层上面用土胚砖,铺上迷宫似的过烟道。
      通常人们会在火道顶铺两层土坯,主要是因为要求这炕的火道顶部得耐烧,其它的地方都是铺一层已干透的土坯就可以了。
      如果讲究一些,可以在上层用混合着石灰,麦秸杆的泥土将整个炕面抹平整,待干透以后就可以铺上芦苇或者竹篾编制的草席。
      盘土炕还有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到了墙壁烟囱的位置,需得垂直沿着烟囱挖一个与地面齐平的火圪洞,为的就是反烟,使烧炕产生的烟尘能够通过烟囱尽快地排放到屋外,起到一个鸿吸的作用,而不是把人在屋子里头呛得喘不过气。
      盘好的新炕前两周都是不能睡人的,需要在炕洞里填上柴火熏烤,让炕面里的水分得到快速的蒸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以后人睡到上面因为炕面的湿气太重而患病。
      待到炕面熏烤完成以后,还得在炕面上撒上一层土沙对细小的缝隙进行填补,以免将来炕烟冒出,满屋都是炕烟味。
      总之,在大家伙儿努力摸索和勤奋作业下,房舍和土炕等都顺利完工了。用来围合几栋屋子的围墙也做的差不多了,只还剩一个大门需要安装上去。说是大门,其实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开门,而是那种开关需要一块一块木板拼上,然后中间一道横着的栓木的板门。
      这种门在现代已经不多见了,只有在一些老街古镇的商铺,还保留着老榆木制作而成的板门。
      其实他们选择用板门也是实在没办法,谁叫大伙儿一没工具二没技术,且大铁门更是万万不敢想的,所以只好选择虽然拆卸麻烦、笨重,但是安全系数却相对较高的板门。
      为此,叶家三口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熬夜熬到头秃地研究怎么造房子和造门。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叶梓本科是有古代园林史和古代建筑史的必修科目的,所以家里的专业书翻箱倒柜找出来,一家子人每天晚上都得含泪苦读。
      叶梓远在在现代的大学老师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学生有一天会这么努力的研读教材吧。

第21章 基地是我家,建设靠大家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