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是他当陈留王时,诘问董卓:“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还是后面在曹操手中的衣带诏,抑或是诘问曹操的:“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可以说献帝是亡国之君,但不能说献帝是个傻子。
很明显,献帝也算准了这个小太监不会离开很久,才将信息以纸条的方式传给了刘备。也许是献帝此时已经对于每一个人都摸得透透的了。但更可能的是,献帝已经不止一次尝试过与外界沟通,想给自己争夺更多机会翻盘。
才10岁的小孩,就承受了很多。初见献帝就能给自己成熟的感觉,这着实难得,可这也意味着,献帝根本没有任何童年。
有些人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路,可有些人的生平注定与众不同,甚至都没得选。也许他不想这样,但他不得不这样面对着每天的权利斗争与勾心斗角。
刘备突然想到了南朝宋刘子鸾的话:“来世不入帝王家。”
但刘备转念一想,自己在现代,也是籍籍无名。皇帝或许苦了一点,但终究青史留名了。哪怕是韩馥,也不至于像现代社会的自己,几千块钱买了一个月当牛做马。又何必心疼古人呢?
就在刘备感慨的时候,献帝开始与刘备闲聊了起来。被打断的刘备也只能有一句没一句的和献帝搭话。聊到了韩馥、袁绍抢夺冀州的时候,献帝突然问了一句:
“公孙瓒这个人真的是帮皇叔来的么?”
这句话顿时给刘备惊出了一身冷汗,在像朝廷汇报的时候,刘备特地将公孙瓒的事情美化了。实际上是袁绍联合公孙瓒去抢夺冀州,结果被刘备描绘成袁绍抢夺冀州公孙瓒来支援来了。
可献帝远在长安,怎么会对公孙瓒的事情如此了解?
刘备向献帝说出了实情,既然皇帝问了,他必定已经知道了结果。
“嗯。”献帝点了点头,说道:“和我了解到的信息一样,也难为皇叔了。公孙瓒是皇叔的同窗,也帮了皇叔很多,这个事情朕也理解。”
献帝岔开了话题,这个事情也没追究下去。
聊着聊着,一群小太监将饭菜送了上来。赵云和典韦也随着小太监们一起回来了。献帝和刘备共同进餐,不断的闲谈。
酒足饭饱,刘备也准备和献帝辞行了。
献帝很热情的一路相送,一个小孩子拽着自己的手的感觉十分奇妙。
“皇叔,我年纪小,只能送您到这了。您整顿好之后,就正常来上朝吧,我还想多和黄硕见见面呢!”
“遵旨。备收拾停当之后,马上就上朝觐见。”
刘备带着赵云和典韦从皇宫里出来。关羽太史慈等人见到刘备安全出来,纷纷的也撤走了。
回到大营的刘备,和众位兄弟商讨今日的情形。
打开献帝的纸条,上面用毛笔字歪歪扭扭的写着:“皇叔,每月初一十五四更秘密到我寝宫,我候着皇叔。”
纸条上的语气和刚才献帝的样子完全不同。
张飞说道:“初一十五?今儿才初七,那大哥你十五还要去皇帝寝宫?可秘密的去,应该咋去呢?”
第163章 长安乱局:傀儡皇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