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只要一碗水端平,就意味着金莲的地位永远都是大姐大,不会受到任何人的阻碍。现在虽然是金莲有了孩子,可万一流产或者生了一个女孩,金莲就还是要和张宁以及后面的姑娘一起一起争夺地位。
这个政策倾向于金莲,但也没有过度倾向于金莲。
更何况,万一自己真娶了什么有权有势的姑娘,自然也会顾此失彼。得宠了再失宠,这样的心理落差谁都受不了。倒不如一开始端平;就算现在金莲家庭背景要优于张宁,可谁也保不齐刘备什么时候娶了一个公主,这也是给金莲一个保底。
而对张宁而言,看似本来全部都是劣势的她,因为一碗水端平的原因,享受的福利待遇丝毫都不少于金莲。而且张宁不管怎么样,都是第二个嫁给刘备的姑娘。按照她们刚才讨论的共识以及对于刘备的了解,后面刘备再娶姑娘是迟早的事情。
当年大禹治水就意识到了,堵不如疏。
现在看起来张宁稍稍的吃了点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规则迟早会变成对张宁有利的条款。而且现在金莲的担忧,将来也会是张宁的担忧。这个一碗水端平的规则,实际上保护了每一个人的待遇下限。
而刘备在外面胡搞肯定是管不住的,就算想管,金莲和张宁也不是跟屁虫,有心无力,刘备想要哄骗他们也很简单。但只要刘备胡搞就要想着嫁娶的事情,胡搞的成本从此大大的增加了。
一旦刘备不为这个姑娘正名,就意味着这个姑娘会是所有人的敌人。而且很明显现在金莲和张宁已经达成了阵线联盟。这是在用惩罚的严厉来监督容易犯错的事情。类似于欧洲很多地方地铁不查票,但只要发现逃票就是成倍的罚款一样。
这样下来,自己娶的人越多,给自己背负的成本就越高,毕竟每一个人都要有相同的房子车子和票子。而且现在这些人因为早就嫁给了自己,在家庭里面的地位明显还会变得更高了。
最后其实累死的只有自己。
毕竟吃的自己要供着,穿的自己要供着。
自己划给自己的田要自己犁。
如果自己耕一亩地还算ok,如果自己耕两亩地还算ok,可真的耕十亩地的话,是要死人的。
没有犁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
这两个姑娘在用平等的规则来变相的束缚我,刘备不由得给这个规则暗暗的竖起了大拇哥。
现代社会里有一些阿拉伯国家就在用这种规则来管理,这些人可以娶多个女人,但必须一碗水端平,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些人不是不想去娶,而是真的娶不起,娶的越多成本越多,这谁受得了?
虽然这个规矩执行上基本上都靠刘备自觉,可毕竟在两个姑娘联合起来之后,真的搞僵了家庭里面的关系,刘备自己也十分的难做。
“我答应你们就是了。”这个规矩刘备没理由不答应
但望着面前开心的金莲和张宁,刘备知道这肯定不是他们两个人能想出来的,赶紧问道:
“金莲,你快说,这个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金莲在自己嘴边摆了一个嘘的表情,笑着说道:“人家不告诉你嘛~”
第143章 长安乱局:约法三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