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我也说了,恩情和生养一样,也要拆开来看。你说我和宁儿也好,说我和金莲也罢,都是发于感情,但谈不上恩德。
父母对孩子也是一样,这都是刻在我们的身体里面的,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感情,这来自于奉献,奉献本就是一种体验快感的样子。你喜欢一个姑娘,你给姑娘送一朵花,这姑娘看到花笑盈盈的,你就从奉献里收获到了快感。
我们为了国家奋命,也是一样,都是在奉献中寻求快乐。可我们为什么不说我们对国家有恩?
是因为恩对应的是报恩。”
“有意思!”孔融脱口而出,脸上的表情更认真了,同时赶紧招呼下人:“换大壶!上好酒!我要多喝点!”
刘备没想到孔融竟然全程没反驳自己,干脆也就继续说了下去:
“每一个父母曾经都是子女,每一个子女却未必会成为父母。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奉献,可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旦说是恩情,就自然而然变成了——我抚养了你,你就要如何如何,这就是伪善。
所有建立在恩情的关系上,下一句都与服从离不开。
你对我有恩——我要服从你。
我对你有恩——你要服从我。
而情则不同,我对你有感情,我不图你什么,我也不需要支配你,更不需要你的服从。
可以相忘于江湖,老死不相往来。
也可以时常联系,经常一起去青楼逛逛(误)。
因为父母对子女有恩,子女对父母就要无条件的服从,这才是扯淡。
难道鱼和鸡对小鱼小鸡要求了服从么?
越高级的体系才有服从,猴子有猴王、狼群有狼王、狮子有狮王,我们有皇帝、有父母,这边是皇恩浩荡,那边就是父命难违。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约定的规则,可这个规则却不太灵光。
如果典韦的母亲让典韦如何如何,典韦定然不会愿意听他母亲的。
而如果张角让张宁每天如何如何,张宁也不愿意继承张角的事业。
这都是发乎于情,而非出自于恩。”
典韦已经被刘备绕晕了,悄悄的问赵云:
“主公到底在说啥,俺咋听不懂?”
赵云说道:“人有恩和情,恩是索取,情是奉献。
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是情,父母的生养本应该是无私的,或者是大部分无私的。
但父母不能因为孩子有养育,而无止境的对孩子进行索取。”
孔融打断了赵云,说道:“你一个武将说话比我这个读书人还绕……
因为典韦觉得他娘对他好,所以他有好吃的,都给他娘吃。
可不是因为典韦他娘因为生养了典韦,要典韦给他娘好吃的,典韦就必须给他娘好吃的!”
可孔融转头说道:
“玄德贤弟,我听你说了半天,我怎么觉得是你在支持我的说法呢?”
第136章 虎踞一方:生、养、恩、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