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长城啊?”江小北第一次见到长城,跟自己想象中的还是不太一样,“就是看着有点破。”
“这个是咱们古代第一军事工程,跟你们也算对口,好好看看吧!”周同月记得上次受伤是在黄花城水库那边的野长城。
“真的吗?那我一会可得好好看看,看看这以后能不能用得到。”
周同月贺苏禾相互看看,这傻小子,贺言许八成是已经习惯江小北这个表现了,并没说什么。
“贺言许,你们部队的都跟江小北差不多这样吗?”
贺言许看同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摇摇头,“他是其中的翘楚,正好被你遇到了,其他人都是正常人。”
“啊……”周同月和苏禾相互看看,“怎么是够幸运的啊!”
“说什么翘楚呢?”江小北刚才似乎听到他们说这个词语,“这个词我学过,就是指杰出人才,说谁呢?是我还是我们连长?”
“说你呢!”贺言许笑着说道,“带你来玩也不能闲着,过来背东西,”
“好!”江小北兴奋地接过,然后自言自语,“我也觉得自己是个人才。”
周同月觉得这人怎么还能憨成这么可爱呢!确实是人才啊!
停好车,带上东西,四人准备上山,这个时候才发现江小北的好处来,虽然有的时候不太中听,关键是力气大啊!扛着吃的和水爬山还能如履平地一样。
贺言许都不记得上次来爬长城是什么时候了,估计也得有七八年了吧!她接过同学手里的相机,给了她一支登山棍,“还是有些滑的,小心点。”
“放心!”不过还是把相机递给了他,毕竟万一真摔了相机,今天算是白来了。
苏禾看着,只给同月,“我的呢?”
“没准备这么多。”贺言许实话实话。
苏禾气得不行,看着周同月,“你看看。”
“我的给你吧!”江小北刚才捡到一根棍,当个登山棍还算合适,苏禾也不客气,接过说了声‘谢谢!
周同月看事情解决了,“那咱们继续吧!”
“走吧!看来找江小北还是有用处的。”苏禾笑着说道。
“是啊!干些力气活,一直有舍我其谁的精神,这登山棍捡得也及时。”
苏禾看着周同月,“你这是夸人吗?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
“就是夸他!”
这边离村不远,还会有人常过来,道都走成路了,上去倒也不算难,四人很快跑到长城,因为先是一段比较平缓的,江小北异常兴奋,把手里的东西一放,“我登山长城了。”
“是,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你这也算是好汉了。”
“对,对,连长,那边就是烽火台吧?”江小北可兴奋地问道,这可是他第一次登上长城。
“是啊!咱们就是往那边去的。”
“一会能给我拍张照片吗?我想寄回家给我娘。”江小北早就看到相机了,今天要是能多照两张相片就好了。
“当然可以了。”周同月说道,他今天带了充足的胶卷,绝对是够用的,贺言许也自在多了,因为不应换衣服了。
“你这一看就是第一次来,这万里长城,万里长城,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听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那里所说的烽火台其实也是长城的烽火台。”苏禾说道。
江小北表示没听说过,“我只知道孟姜女哭长城。”
“那也算!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大家就已经开始修长城了,这是修长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那个时候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始皇修长城因为孟姜女的故事最有名,其实之后的历朝历代都修建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我们如今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是明长城。”苏禾向他解释道。
江小北似乎听懂了,点点头,“我还是想听听孟姜女的故事。”
苏禾无奈,“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你不是知道吗?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就是想着到孟姜女有没有哭倒长城?”
苏禾看了看周同月和贺言许,这是什么问题嘛!都说是传说了,肯定是哭不倒了。“你们和他说吧!真是说不明白了,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成年人该问的。”
“其实那就是个传说,是不是真的都不太能确定,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孟姜女是齐国人,是齐国一个叫杞梁的将军的妻子,杞梁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于是就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在后面就有“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西汉有一个叫刘向的在《列女传》中说道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之后还投了水,不过这个记载还都是发生在齐国,哭倒的也只能是齐长城,至于后面孟姜女哭倒的秦长城,不过是后人在原来的故事上虚构的,基本都是因为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老百姓为了发泄对封建统治者的不瞒,把这个故事改了又改,才有了我们现在听
第一百六十四章 爬野长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