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又看向苏定方。
”炮击敌营。“
苏定方应是。
敌营?
抬头看着李承乾。
“包括阿拉伯的军队吗?”
李承乾点头。
“站在对面的都是敌人。”
苏定方应是告退。
李承乾看向薛仁贵与王玄策。
“你们一左一右炮击过后就进攻。”
“本太子要试试阿拉伯帝国的本事。”
使者急忙开口。
“尊贵的大唐太子,您可要三思。我阿拉伯帝国的国力不输大唐。”
李承乾看都没看他。
“送客。”
使者急急忙忙的回到军营。
“大将军,我们快撤,唐军要开炮了。”
大将军就是大将军,反应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撤。”
军队直接拔营。
炮声响起。
撤的慢的挨轰了。
一顿大炮以后。
阿拉伯的大将军很无奈。
这仗打不了。
正想说点什么。
卫兵报告。
“将军敌人杀过来了。”
大将军硬着头皮让部队抵抗。
现在不是他想不想打的问题。
不得不打。
刚刚撤出营地。
有些军队还没有整合。
被薛仁贵与王玄策这么一冲,可想而知。
这种战场最适合鳞甲骑兵。
大石国比较聪明。
早就跑没影了。
因为他们一直派人盯着苏定方的动向。
只要大炮对准大石国。
第一时间跑路。
撤退速度相当的神速。
阿拉伯帝国以为李承乾不会轻易发动阿拉伯帝国与大唐帝国的战争。
他们错了。
李承乾可是非常了解大唐的历史的。
历史上与阿拉伯的交战输了。
双方人数都不多。
就是这点人之间的战争。
导致大唐内部不和。
派系之间的争斗加剧。
使得大唐发生安史之乱。
李承乾可不会走大唐的老路。
这一天提前来临。
大唐赢了。就可以从这里打进中东。
如果大唐输了,那对不起。
大唐只能与大石国对峙。
安史之乱就是趁着大唐内部空虚,才没有第一时间镇压。
此时大唐的内部很空虚。
可没人敢造反。
李世民坐镇长安,谁也不敢动。
李世民的子孙就没有这样的震慑力了。
被抓住机会,王朝差点没有被推翻。
大唐盛世也就从那里结束。
李承乾想好了。
大唐不是因为战争而没落。
是因为不战而没落。
必须干,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干。
没听说哪个国家是因为战争亡国的。
尤其是大唐这样的庞然大物。
小国正好相反。
能打败大唐的只有大唐。
为了刺激武将们。
李承乾决定把石油提炼分解。
只要这东西有用,大唐那些世家会玩命的上。
即使李世民不想打,世家贵族也会找各种理由远征。
冲锋结束。
薛仁贵与王玄策撤退。
阿拉伯帝国虽然很狼狈,没有伤元气。
重新整军以后,后退30里。
为什么后退三十里呢。
因为有这个缓冲就不怕被偷袭。
骑兵冲锋的最远距离就是三十里。
超过三十里马匹就会疲劳。
汗血宝马除外。
二人来到李承乾的马车旁,开始汇报战果。
李承乾笑了笑。
战果无所谓。
&
第277章准备最后一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