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李承乾直接去了盐湖。
与程处默一起开始研究马车。
这关系到他这一路上能否舒适。
他可不想骑马过去,他怕把毛磨没了。
程处默对着李承乾道,“殿下,这马车不能做的太大,马匹最多用两匹。”
李承乾好奇的道,“为什么?”
程处默指着轱辘道,“太大轱辘会陷进土里。”
李承乾起身就走。
找到长孙冲。
开口道,“把牛皮都拿出来。还有树脂。”
又对着侍卫道,“把番邦进贡的橡胶都要来。”
李承乾开始做轮胎。
指导长孙冲大致的方向,剩下的就靠长孙冲自己了。
李承乾回到铁厂,开始指导程处默制造轮毂。
不需要刹车什么的,重量很轻。
李承乾道,“模具再大点,轮毂要宽,这样才能在泥泞的江南行驶。”
李承乾在盐湖忙的火热。
李世民却是郁闷的不行。
自从回来以后,世家们又开始找茬。
隔三差五的就恶心李世民一下。
太极殿,崔健一脸正色的道,“陛下,蝗虫万一控制不住怎么办?您得拿个主意啊。”
那模样就像在说天下是你的,你不拿主意谁拿。
大臣们集体附和。
魏征他们不言语。
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事一直是东宫处理。
李世民黑着脸扫视着众人。
愤怒的道,“你们说说吧,怎么办。”
站在前排的大臣低着头。
站在后面的就差没蹲下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对着太监道,“宣太子。”
李承乾来到太极殿。
所有人都呆住了。
这是掉煤堆里了吗?
怎么这么黑。
李承乾对着李世民行礼道,“参见父皇,父皇叫儿臣来什么事?”
李世民瞪了李承乾一眼。
“蝗虫怎么解决?”
李承乾道,“无解,暂时只能控制,加大对各地的巡查,发现有蝗虫泛滥立马清理。”
大臣们点头。
这样场景与第一章的时候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承乾还记得那天自己被委任救灾,结果没人吊他。
今天胡说八道大臣们还附和。
男人啊,没有实力真的是白费。
李世民点头。
“按太子说的办吧。”
蝗灾确实没有办法。
历史上的蝗灾。李世民就是吃几个,然后让各地随意处理、
那个年代真的是靠天吃饭。
李承乾突然想到什么。
兴奋的行礼道,“父皇,幽州有新的农作物,只要培养成功,大唐不怕蝗灾。”
李世民欣慰的点头。
李承乾继续道,“儿臣这次去江南也会就地筹集粮食。”
李世民道,“传旨,幽州增兵,农作物培育刻不容缓。”
大臣们行礼道,“陛下英明。”
一个月后。
今天是李承乾出发的日子。
李承乾的马车有几分现代的意思了。
李承乾坐在马车里,再也没有当初的颠簸,好像在坐蹦蹦床。
随李承乾去江南的是武顺姐妹。
苏氏他们走累了,不想去了。
东宫卫队全部换成轻装骑兵。还有千辆马车,一办是各自肉干,剩下的不知道是什么。
马不停蹄,直奔江南。
第124章 出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