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4章 君子协定[1/2页]

官道争锋 蔡一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对于这一块,伍安邦心底门清。
      之前不都有本地企业,跑各种关系,甚至求到了邹宏建那里,寄希望于能插足进去,分一杯羹。
      这可是价值300亿的大项目。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伍安邦曾经听过一个酒桌笑谈,某县修一条过境铁路,就是普通铁路,还不是高铁。
      但在修铁路的一年半期间。
      当地公安的灰色收入,直线飙升,诡异的是,县里地下赌博行业,却异常兴盛,当地警察没有再去扫场子。
      “为什么?”
      伍安邦当时一脸好奇。
      讲述人满面猥琐笑容道:“扫黄啊,在那一年半期间,当地小姐数量激增,有附近乡镇赶来的,还有当地缺钱的良家妇女直接下水当小姐。”
      而这些小姐的客户,就是那群修铁路的工人。
      乍看这是一件十分无厘头的事。
      但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这冰山一角,就能窥见,这背后的社会经济内在运转逻辑。
      很多地方为什么穷?
      说直白点,就是没有外来资金流入。
      只要有资金流入,这地方就穷不了。
      同理,就像那个酒桌笑谈一样。
      看似整天灰头土脸的铁路工人,干活很辛苦,工资也没有多高,可事实上,只要几千名收入稳定的铁路工人,就能直接引爆当地的地下卖淫行业,从而间接的,让当地公安都吃的满嘴流油,以至于没工夫去抓赌。
      这个酒桌笑谈,根据伍安邦的推测,是有夸大成分的。
      但这背后的社会经济逻辑没变。
      由此推导。
      当造价300亿的核电站,在清远镇破土动工,中核集团的大量工人进驻,就地取材的从附近地区采购钢铁、木材等寻常建材。
      加上建筑工人随之带来的消费,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前景?
      “两至三年工期,整个消费、采购所带动的产业,至少几十亿市场增量。”伍安邦粗略的算了一下。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伍安邦对于房地产虽然有憧憬,但不积极。
      因为只要核电站一旦开工建设,桃坪县财政就能坐上火箭,立马扭亏为盈。
      哪怕桃坪县没能力全吃下这块蛋糕。
      “你通过卖房,已经实质上扭转了桃坪县的财政,事实上,就桃坪县这么大一个池子,你能把它打造成华西村一样,全国瞩目吗?”龚铭辅谆谆善诱道。
      伍安邦摇头道:“我不太明白领导的意思。”
      “那我就直说了吧,你哪怕就是让桃坪县财政账面上,每年盈余十个亿,二十个亿,这顶多是让桃坪县当地公务员过少了好日子,但在上级领导眼中,并不能为你加分多少,在你个人的履历上,也不能增光添彩。”
      这是屁话。
      一直到伍安邦重生前夕。
      官场升迁,仍旧是唯gdp论。
      经济搞不好,财政一团糟,未必不能升职,但经济和财政搞好了,那在领导眼中,一定是一位能吏。
      毕竟,谁嫌钱多,谁不缺钱?
      “宜山市想要通过持续代管的方式,独占核电站建设期间所带来的消费、采购市场……但领导

第524章 君子协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