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后来家道中落,又赶上饥荒年,想投奔远乡的亲戚,后来一路逃荒,在这里才算安了家。”李大娘跟他们说着。
铁牛听娘亲这么说,便没有多想,“娘,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再让您过苦日子了。您看,咱家现在的生活不是越来越红火吗?”
“是了,有你们在,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吃苦受累的我也不怕,只希望咱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娘就知足了。”说着,李大娘,掉出来了眼泪。
“娘,你哭啥,您眼睛不好,不能哭。”铁牛安慰着。
李大娘用手帕,擦了擦眼泪,“都是爹娘没有本事,没有给你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儿啊,你受苦了。”
“娘,您这是说啥子,有您和爹在身边,儿子觉得很幸福。虽然咱家日子过得是清贫一些,但以后都会好的。”铁牛拍了拍李大娘的背。
“老婆子,快别哭了,过去是事情,就过去了,多思无益,儿子也大了,也成了家,娶了媳妇,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你呀,也别操那么多的心了。咱们这个岁数了,能顾好自己个的身子,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了。你瞧,隔壁村的王老汉,他瘫痪在床一年多了,这不是在给孩子拖累吗?本身家里就不富裕,这日子也是难过啊。咱呀,照顾好自己就行,别给孩子添负担。”李老汉,蹲在炕边上,抽着烟袋,一字一句的说着。
苏青心里想着,这个李老汉,真的是,别看平时闷的像一个葫芦,但凡说出来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隔壁村的王老汉,也是可怜。咳咳,跑远了。
苏青总觉得他们有事情隐瞒着,人家逃荒都是往富裕的地方,怎么偏远他们来这么贫穷的地方?这一点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有什么隐情?或者他们要逃避什么?
是了,一定是要逃避一些事情,不然不会在这里生活,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现在虽然日子好过了,他们也没有想要搬离的愿望。看来他们是想在这个地方,把自己带来的秘密,永远都埋藏下去。
他们不说,这事儿就不能追问,铁牛没有啥心思,看起来没有往远了想,她开了口,“娘,别哭了,当心身子,还有这块玉既然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那可以拿到当铺,当掉,贴补家用么?”
“这个自然,不过……”李大娘欲言又止。
“怎么了娘?”苏青问着。
“没事了,可以处理掉,不过要缓缓,咱家最近在村里有点冒头了。”李大娘有些担忧。
“好的,娘,我们有分寸。这个您先收着,我俩要出去一趟。”铁牛安慰着,转身对苏青说,“我把猎弓箭整理一下,估摸着下午酒楼里的伙计该来了。你收拾一下,这就走。”
“嗯,好,去厨房装一些干粮。铁牛,吃食我都装好了,你收拾好了没?”她在厨房里探着头,询问着。
“好了,走吧。”说着俩人就出了门。
李大娘,在屋里看着他们出了门,再看一眼炕上的那块玉,心里感觉不踏实。
第21章 李大娘的担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