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个多月艰苦的努力,终于即将来了这次策辩。
早在半个月之前,上阳城中就涌来了数千学子,这些学子上到十二三岁,下到五六十岁,纷纷来到上京城,一同参加这次的策辩,可以说,这次的策辩是空前绝后的一次。
工部又召集整个上阳城具有木工手艺的人开始造就策辩用的桌子椅子,李铭的建筑也被迫停止施工,需要等到策辩结束之后才能继续。
礼部携同吏部寻找新的策辩地点,同时统计考生人数,太学院也从原来的要容纳一千多人改为三千人,所有的客栈都住满了,还有一部分的考生分布到上京城以外的居民区去居住,策辩地点分布在上阳城四周,只要是人多一些的聚集地都要进行分布一些。衙门也伙同刑部管理起四周的安全警卫工作,内卫所有部门都调动起来守护皇城安全。
在临近的前一天,阳帝为了众多学子辛苦答辩,提升了进入筛选进入复试的人员,由原来的十人猛增至五十人,顿时迎来学子们的一片欢呼,全部向皇城方向跪拜阳帝体谅学子读书不易。
在策辩前一天,太学府也集体放假,让大家回去休息休息,准备明天的第一场策辩。进入十二月份,整个上京城也是进入变冷时期,周围人都穿上了厚的衣服,感受着冬天的寒冷。因为上京城地处位置原因,真正冷的月份反而是12月中旬之后到2月中旬。
李铭本来不想去参加策辩的,因为去参加了也没有他什么鸟事,那些平常教育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学习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靖王主动要求李铭去参加策辩,并拉上来锦绣郡主一起让他参加,无奈,只好过去。
第二天,李铭按时来到太学府,监考他们的老师是新过来的一位女老师,李铭通过问询才知道,原来太学府还招收女学员!只不过女学员大部分都是富二代和官二代,很少有豪门能进入到太学府女学员的班级。
女老师监考时特别严肃,这让李铭心里也紧张了起来。但又觉得无所谓,毕竟什么都没记下,也明知通不过,只是凑个人气。
打开卷子的时候,只见考题李铭就傻眼了,赫然是原来苏老问过他的问题“你觉得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李铭很快就把横渠四句填写上去,转身抬起头看见周围周围的人正抓耳挠腮的想着,无论是高明远一伙还是郑孔一伙,此时都像见了鬼似的,你看着这考试的题目,似乎是简单,但是不好答,而且本次考试的试卷需要经过院长等几位审批的,这答不好可能连第一轮都通不过。
李铭实在是无聊,就在桌子上睡了起来,在古代这策辩是,不允许提前交卷,而且一考还有两个时辰,给了许多考生思考的时间。就在众人认真思考的时候,只听李铭的呼噜声响了起来。众人看着李铭这样都陷入了沉思。
终于等到考试结束,李铭被叫了起来,轻松的回到了郡主府。锦绣郡主今天也是为了李铭去参加策辩特地准备了一些桌子丰盛的菜肴,李铭看着这些菜肴也是感慨:有个好媳妇就是好,瞬时向锦绣郡主笔芯,说了句“老婆好爱你呦!”锦绣郡主脸色通红,其他人一片恶心。
因为考生数量巨大,审卷时间也要花费许多,所以复试时间就订在了12月的中旬,地点还是选在了太学府,届时太学府又重新做安排,
第23章 策辩开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