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刻的沈莫雨却不知道她的这一工作给众人带来的改变有多大。
在和大家分别后,沈莫雨狗也不摸了,急匆匆地抱着剩下的钱回自己家里去了。
“一百、两百、三百……”
天呐!竟然还有三千!
沈莫雨又把刚刚发的工人的钱算了一下,大概七百多,再加上自己手里的三千,总共是三千七百块。
而这三千七百块还只是他们所谈的其中的两成,啧啧啧。
虽然对于工人们来说,沈莫雨拿的钱可以说是逆天的多,但是对于她而言,并不算多。
毕竟她这半个月忙得也不比她们少,不仅要培养做地笼教学,还要负责监督、验收,更何况就光做地笼这项手艺就值得她拿这么多钱。
一千五百多条地笼平均下来也就两个大洋一条,做成一条地笼她才赚两个大洋,距离她原先的预算还是少了很多的。
按照她一开始的想法,做出一条地笼她的净收入应当是五个大洋才算是对得起她的努力。
不过嘛,毕竟是刚开始,亏就亏点了,都有开始了以后难道还怕没得赚?
*
第二天一早,沈莫雨先把钱拿到邮局存钱,加上存折上的钱总共是四千个大洋。
帮她办理存钱的工作人员都止不住地打量她:这人什么来头,一下子就存了三千大洋。
好在沈莫雨抗压心理强,可以完全漠视这种像狼盯着肉一样的目光。
出了邮局后,她又把养在家里的八条黄鳝当作药材卖了,总共卖了一百个大洋。
这一百大洋她也没捂着不花,反倒一口气花了个精光,她买了很多吃的喝的,还雇了辆三轮车帮忙拉回家。
第三天早上,也就是蓬莱会的这天。
沈莫雨把从自家随便捕捞的一背篓鱼虾装在了王婶家车上。
因为这段时间她一直忙着地笼这件事,都没时间捕鱼,还是王叔帮她从池塘里随便捞了点让她应付应付,有个参与感,不枉费白跑一趟。
不过王婶家这次的量倒是比她多多了,基本上和上次的情况调了个个。
虽然沈莫雨和王婶两个人这半个月都为了地笼事业忙得不可开交,对于捕鱼都没多做一点贡献。
但是王婶家人的数量多呀,没有王婶,就王叔和他大儿子两个人光这一个月就利用地笼捕捞了几大缸的鱼虾,把那些一起打渔的人都看得羡慕的眼红。
唉,没办法,谁让她是孤家寡人呢,一个人又能有什么错呢?
沈莫雨看到王叔一家人对自己的揶揄,摸了摸自己的良心,嗯~不会痛~
这次王叔一家也按照沈莫雨上次的做法,将鱼虾按照种类和大小分出不同的规格和等级。
依旧是上次的阵仗。
这次他们来得有些晚没能抢到好位置,沈莫雨就跟着王婶她们找了个中不溜的地方落了摊子。
因为沈莫雨带来的鱼虾量不算太多,也不值当再另开一个摊子,沈莫雨就把自己的鱼虾并列放在王婶家摊子上。
沈莫雨这张脸就是个活招牌,虽然他们来的有些晚,但是很多之前在沈莫雨这边买过鱼虾
第24章 揪衣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