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一旦生病就好的慢,尤其是在冬季天冷又天干的时候,他咳嗽一直没好,黎青霜知道他这是伤了肺,偶尔从空间偷渡一点蜂蜜出来给他润肺,其他的什么也没做。
也不是黎青霜吝啬,实在是空间这玩意儿一旦被人察觉,对她来说就是大祸临头的前兆,说不定连黎家都彻底保不住了,虽然黎家如今已经没了传承的子嗣,但万一等黎老将军去世的时候,庆熙帝心一软,就给黎家过继一个孩子呢?
抱着这样的期望,黎老将军夫妻俩很是低调,除了跟河东郡王府走动得勤快,就是全力教导进入讲武堂那些宗室子弟跟勋贵子弟。
而庆熙帝也确实如黎老将军夫妻俩所料,他确实想要给黎家一个善终,而且已经开始考虑黎家老家那些子嗣了。按他的意思,黎家既然已经封侯,而且黎青霜功劳也不小,他愿意在黎老将军百年之后,给黎家过继一个年纪不大,而且没有父母拖累的子嗣,以继承镇国侯府。
御花园里各色梅花跟腊梅开得正好,又因为大冷天的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动弹,庆熙帝反而喜欢在这种时候去逛花园。
说实话,他把自己膝下如今六个子女拉出来数一遍,惊奇地发现,六个人加一块儿也抵不过黎青霜一个!
他背着手长叹一声:“难不成我真是要如了那些人的意,没有一个合适的子嗣继承家业了?”
陶永安起先并没有反应过来,他抬头仔细看了看庆熙帝的脸色,发现他好似把当年那些逆人垂死挣扎之语当真了,于是他急忙道:“陛下怎么能如此看待几位皇子公主呢?孝平郡王如今也懂事了,知道为您分忧,还十分理解您不许他们联络朝臣的举措;和贞公主先前还主动向您请缨去北凉和亲呢;就是到了如今身体依旧不算好的河东郡王,他也把羊毛的生意统筹管理得十分好,给朝廷和您的私库都增添了不少银钱呢!”
看庆熙帝脸色好了不少,陶永安也笑了,“这民间还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呢,您的子女从身份上来说就已经矜贵至极,等他们再大一点,想必都能做出一番大事来呢!”
陶永安这样说丝毫没错,要知道,先帝的悲剧就在于子嗣太过,又把所有皇子都教养得极好,所以他认为先帝老年也不是真的就只是因为自己老年昏庸,把手中的权力看得太重,而是作为一个老人,先帝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日渐衰老,而他近二十个子嗣各个如狼似虎,对他屁股下面的皇位虎视眈眈。
如此一来,先帝还能坚持着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已经算得上有始有终,做了一件大事了。
而眼前的他主子,情况又不一样。
先不说庆熙帝本来就是子嗣稀少,再加上庆熙帝吸取了先帝的教训,并没有让皇子们过早地离开学堂进入朝堂,还严令朝臣不许站队皇子,如此一来,也就造就了如今这样皇子养得比外面的好些纨绔子弟还要“天真”的局面。
&n
第100章 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