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是臣妇孙女提出来的军中改制的法子,臣妇愚钝,为家族长久之计,便让孙女借着跟臣妇那儿媳吵架的由头,让她去了西北。”
“臣妇家中发生了一些匪夷所思之事,如今家族子嗣将要断绝,臣妇料定此事一定会由镇国将军上书皇上。只可惜家中突发事端,臣妇已经来不及等西北的消息,只好冒险自己上了这奏折。”
庆熙帝一听是军中改制的法子就来了兴致,毕竟此事不仅仅是他的心病,可谓是历朝历代帝王的心事。
只是吧,这出主意的居然是个黄毛丫头,他不由得就先有几分轻视。
看懂了庆熙帝的意思,黎老夫人赶紧解释:“臣妇也是上过战场,自认还算有两分见识,因此在臣妇看来,这法子倒还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
庆熙帝此时说不上来什么感受,当然,激动又高兴是肯定的,同时他也真的很想亲自召见黎青霜,看看能想出这样法子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或许因为这奏折是黎老夫人临时决定呈上来的,里面的法子虽然大致说明白了,但在庆熙帝看来,还有不少细节没有完善。
当然,此时他也相信黎老夫人真的是遇上了什么大事,所以才会促使她冒险上了这么一份奏折。
庆熙帝还在幻想着将天下兵权尽数收归皇帝手中,过去找皇后询问的陶久安出来了。
陶久安先是请庆熙帝摈退左右,过后才回复道:“陛下,皇后娘娘刚刚告诉臣下,宫外传言灵犀郡主跟黎小将军成婚之前跟献太子长子有染,甚至还说黎青臣公子是献太子长孙。今日老夫人进宫便是来请罪的。”
庆熙帝对宫外的掌控可比皇后要强得多,他甚至已经知道黎老夫人手里已经有了相关证据,只是不知道黎老夫人拿北凉新王可能前来大盛请求和亲的事情。
庆熙帝本人对献太子没什么好印象,毕竟他跟太子年岁相差太大,甚至他还比献太子的长子李昱小两岁,他跟李昱在太学的时候还是同窗呢。
只是那时候李昱仗着自己是东宫长子,先帝长孙,对他们这些皇叔们都没什么好脸色,甚至有些生母身份不高的皇子们还直接沦为为李昱背锅的替身。
再者,庆熙帝登基之后,献太子嫡子还搞了一次谋反,只是提前被他察觉,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而已,但那一次,兵戈之祸,镇国将军府便失去了年富力强的继承人。
庆熙帝能容忍先天子谥号为“献”,但决不能容忍继续有人打着献太子的旗号搞事情,如今献太子的子嗣只有清河郡主一个,这就很好,没必要再给那些见不得光的跳梁小丑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野望。
庆熙帝很快坐下决定,“老夫人,黎家所求朕知道了,只是如今风口浪尖上不好处置,朕便先搁置此事了。”
黎老夫人懂了,这是要让黎家认下黎青臣的意思,但是过后宗室里面自然会处置做下丑事的灵犀
第20章 奏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