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
贵族官吏日日沉迷于酒色,朝堂之上贪官污吏当道。
这样的朝廷不灭?
更待何时?
张知院径直跪倒在守将面前,将缪大亨在横涧山被叛贼绞杀,手下军队全都被吞并的事情告知给了守将之后。
他一直在等待着守将的答复。
可守将却是依旧在纵情声色。
微眯着双眼仿佛完全没有听到张知院所说的一般。
良久。
守将才半眯着眼开口说道:“废物南人,连几千叛党都打不过,所以说,我们蒙古人的血统才是最为高贵的!”
“来就来吧!
我就不相信,那些废物南人能与我们对抗!”
说完。
守将一把拉过怀中的女子开始喝起了口中酒......
“将军,若是再不重视这股叛军,他们可真的要成事了啊?
不如...”
张知院可不敢招惹这喜怒不定的守将。
于是只能小声的说道:
“不如将之招降?”
守将听闻此。
点点头。
便派人将张知院赶了出去!
张知院的内心是无比崩溃的,但是他也没办法。
逃跑也跑不到那里去,说不定在半路上就会被元廷的人马抓回去处死,还是想想如何将叛党劝降吧。
希冀这城池里的五千守将能打退兵力过万的敌军......算了,还是吧希望寄托在叛党能够接受劝降吧!
......
定远县城内。
李善长已经从城内各处的百姓那边了解到了濠州叛党夺取了横涧山,吞并了哪里的数万守军的消息!
李善长此刻心中大喜。
他虽然是个教书匠,但是心底可是有着诺大的抱负。
他知道。
自己的机会来了。
......
两天后。
张知院率领着一小簇侍卫前往了原本属于缪大亨的军寨住址。
原本缪大亨本也是当地的农民起义军之一,只不过因为自身能力的问题,对抗元廷的围剿缪大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
他只能被张知院劝降。
成为了元廷的走狗之一。
镇守在这横涧山一天然屏障之中。
张知院此刻内心虽然十分畏惧,但是他依旧还是觉得,这些起义军心中那里有着天下大意?
口中的号子喊的一个比一个响亮。
为百姓谋福祉?
放他娘的狗屁!
都是些沽名钓誉,试图拥兵自重的逆贼罢了。
张知院此刻依旧觉得,这些人根本无法与元廷的军队抗衡。
他在元廷为官多年,却依旧只是个小小的县城典史。
平时。
无论是官吏,亦或是明面上就高出他们一等的蒙古人根本就不会把他这个小角色放在眼里。
这些年虽有屈辱。
但是张知院依旧还是选择忍耐下去。
他何尝没有想过投奔叛党。
毕竟那是汉人的队伍。
但是张知院心里明白,此刻即使是在与元廷对抗的刘福通,都不是能够成大事的人选。
因为。
刘福通太过急功冒进了!
虽然前者一连打下了众多城池,元廷依旧是有些奈何不了他。
但这也仅仅只是暂时的。
一旦元廷收拾完江浙那富庶之地的张士诚或者是方国珍其中任何一人后。
那些剿灭叛党的矛头便会全都指向刘福通。
到那个时候。
刘福通还能顶得住。
念及于此,张知院沉沉的舒了一口气。
这一次。
他一定要将王煊拿下!
可是。
越发的深入军寨。
张知院便是越发的彷徨,这里...还是他前不久来过的地方吗?
为何每一位将士们都站立的整整齐齐,往日就在他即将靠近帅府的时候。
莺歌燕舞之声不绝于耳。
军队整顿有序。
军寨之中一切动向井井有条。
这?
不会吧。
“咔嚓。”
帅府大门开启,孙策直视张知院,后者前来劝降这件事情他们早就知道。
也是王煊派他再次等候的。
至于王煊的目的。
那倒是与张知院相同。
定远无论如何都会拿下。
只不过。
他手底下能用的都是些粗人,李信几人虽然都读过书跟着他认过字。
但是心思细腻一些的只有周子龙。
他要建造的大同盛世。
只有武官可完全不够啊。
之前传来线报,单单是柳家镇这一试点,分田之后便引来了无数的矛盾。
倒不是士绅们做了什么。
而是底层百姓。
他们有了良田,也获得了自由。
士绅阶层又在王煊的管控之下。
如此。
轮到士绅们倒霉了。
濠州附近。
各个地区受到欺压的百姓,在得到救赎时候,纷纷自发行动。
一个村子的人聚集到一起。
屠杀了村子上地主满门。
老弱妇孺皆不放过......
第90章 朱元璋逐渐黑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