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濠州战绩,二十万石粮,建立大同社的想法!
华夏流传千百年以来的一句话叫做的民心者的天下,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如今天下干戈四起。
不就是因为元廷之人丧失了民心?
如今苏屿拿下了濠州城,要降之建立成自己的根据地。
自然也是要得到濠州城民众的民心的!
为之若何?
很简单。
打土豪分田地即可!
老百姓为什么会走上起义的道路?
就是因为他活不下去了,若是彭大孙德崖一行人每天能够吃饱穿暖,元廷安定富足不搞四等人的政策的话。
他们会造反?
绝对不可能。
而苏屿要想让濠州周边所有的百姓流民全都归顺与自己。
就要安抚他们分给他们田地。
其实自陈胜吴广他们起义开始,两千年来的封建起义他的本质内核其实是没有任何改变的,那就是为了土地!
总归来说。
就是姓项的地主打走了姓赢的地主,然后又被姓刘的地主达到了。
而苏屿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
那为什么姓刘的地主能将自己的苏朝延长几百年,而姓赢的地主二世就亡了呢?
这其中包含的各类历史原因,人文原因都够他写出一篇《论农民起义之后土地生产关系的变更和土地契约从属的在分割》
若是不制定任何规则法例就将土地分给附近的农民佃户,或者一些流民的话。
可能短期来说皆大欢喜。
但是要不了多久。
大地主大乡绅又会再次出现。
这就是让他最苦恼的点!
他若是照搬后世的那种包产到户、责任制......那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这是封建时代,人们的思想和后世人民的思想根本不同。
后世的处理方式很好,但是不适应这个时代。
如果苏屿实行的话,无异于空中楼阁,理想的乌托邦!
皱着眉头。
苏屿执起笔开始在白纸上书写下,“天下大同......”
不多时。
李信几人已经将战场打扫完毕归来,他们瞧见苏屿政治啊书写这什么,也没有出声打扰,而是静静地矗立在一旁等待着他将事情解决。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苏屿。
如今又是他们四人聚首,这种感觉是旁人很难理解的。
四年前。
要不是苏屿的一句乡绅地主宁有种乎,他们哪里会走上劫富济贫蓄兵起义的道路。
事实证明。
他们屿哥的决断。
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差错!
这都依托于苏屿在行事之前就会将所有会出现的可能全都复盘一遍,不断地推敲,寻找他们可能会出现的破绽。
随后将之完善。
如此。
他们才能顺利的拉起一支三千人的队伍。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三千人完全能够跟一万敌军相当!
这是。
来自几人心底的自信。
无懈可击!
“汇报吧。”
苏屿甚至都没有抬头,因为他在不断地推敲过程中。
终于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
可以通过将未来张居正的一鞭法与后世的土地政策结合起来,建立大同......
一瞬间。
所有的郁闷全都一扫而空,他的思路也一下子被打开起来,形成一阵头脑风暴。
完全可以心分二用。
“屿哥。
元军部队已经被我们全歼,缴获尚能使用的兵器共两千余件,残存战马五十余头。
我军伤亡二十一人,战马死亡十一头。
这一战,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李信激动地拍拍胸脯。
他们这番成绩完全可以说是震古烁今了。
试问差点通关元末这个打副本的刘福通,他与元军交战的时候何尝打出过这般的战绩。
“嗯。
但你们要记住,原本的红巾军对元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十分微弱,但......你们还是要注意!”
苏屿是不想让自己手下的军队有一种骄傲自负的情绪的,准备打压一下。
刚准备提红巾军抵御了元军的攻势......可是人家就是被元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轻易灭了大半。
若不是李信等人及时赶到。
彭大孙德崖郭子兴等人,必死无疑!
“嘿嘿!”
李信和周子龙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这场战斗火绳枪和手雷到来的降维打击他们都是看在眼底的,所以苏屿劝他们不要过于骄傲他们也是能够接受的。
至于狄青那边。
他带来的消息苏屿就更为关注了。
“屿哥。
我在府衙将近些年来的人口登记黄册和税收记录全都搬过来了。
那些无恶不作的当官的我都咔嚓了,留下了一部分还有用的官员和一些贫困秀才!”
狄青做事还是比较稳妥。
苏屿是放心的。
终于。
苏屿耗时久矣,纸张上洋洋洒洒的都是他书写下的文字。
第73章 濠州战绩,二十万石粮,建立大同社的想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