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此四词尽揽我等之志。”
“当浮一大白!”
……
赵旭也是仰天大笑,然后挥手招来侍女,取来一壶酒。
“诸位,为我等之志向,为了此四词,本王敬诸位一杯,来!饮胜!”赵旭举着酒杯邀约四方。
台下众人纷纷高举酒杯应和。
赵旭饮尽杯中酒,望着四周逐渐有些狂热的士子们,心中有些高兴,这块铁已经被打的火热。
“诸位,本王刚刚发觉此四词,不仅可以作为诸位的志向,还可以看做一个读书人一生奋斗的目标。”赵旭又出言将话头拉了过来,随后又接着说道:“诸位,听我道来。”
“第一,修身,就像刚刚那位学子所说明是非,辨善恶,以古人之智慧充实自己,甚至走出自己的道路,成为后世书中的古人。”
“第二,齐家,帮助家中之人明理,齐心。这一点现在还不需要你们来做,就如同刚刚那位齐宣的父亲一样,他的齐家之道便做的很好。”
“第三,治国,跳过科举那道坎,走入士途,或为地方官员治民,或为边境武将戎边。这个过程非常艰辛,但回报也非常丰厚,功绩,名利,钱财,还有那光耀门楣。天底下大多读书人都在这一阶段。”
“第四,安天下,在治国时做的最好的那些人,便可去试一试那巅峰。文有左右之丞相,武有领军元帅。到此时,一言一行可动天下,就算是死后也是皇帝亲自扶棺,在出生的地方会立起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你的事迹,回千年百年的流传下去。”
“至此,便是一位读书人一生的追求。”
话虽毕,但其意还在台下众人的脑中不断的回味,从来没有人如此直白的剖析过读书人的追求,这些对他们的冲击很大。
赵旭说完又安静下来,从刚刚那次一样,这些东西需要发酵,环顾四周,观察着众人的变化。
听着这些话,这些士子的眼神开始迷离,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似乎看到了自己光辉璀璨的未来,看到了最理想的自己。笑容,满足的笑容已经开始挂上了他们的脸。
赵旭一直在等待的机会来了。
“那诸位有机会实现这些吗?”冷冷的一句话,直接将思绪飘飞的众人拉回了现实。
“治国便要为官,世家子弟靠着世泽,官宦人家依仗着长辈,你们有什么呢?靠科举吗?”赵旭继续戳着心肺管子。
“你们知道科举收多少人吧?一百三十三人,这一百三十三人也并不会尽出于你们之中。会有世家子弟,官宦子弟,甚至是勋贵子弟,就算你们能占到一半,也不过才是近七十人。而在座的诸位有多少人?四百多!四百多人!要办六届科举,要近二十年,才能将你们全部收录。”
“这还是最好的情况,这二十年会有新人吗?会有变数吗?你的家是否能支撑你读这二十年书呢?你们当中必然有人的才智会被埋没,你们会被一次一次的失败磨平心气,最后成为贵族,官员,甚至是商人的幕僚,活成你们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这就是现实,残酷,但是非常的现实。”
这块被敲的滚烫的铁,被赵旭狠狠的丢进了水里。
第37章 趁热打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