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还有六日。”旁有总管太监回禀。
“回京之日,令他来见我。”说完又开始看奏章。
总管太监记下此事,默默退后。
临近年关的京城,热闹非凡。
忙碌了一年的人都闲下来了,前一年的年关因边疆叛乱,搞得京城人心惶惶。今年不同,新帝勤政爱民,颇有功绩,加上又减少了一年的农税,百姓手中都有余钱,呼朋引伴,买肉割布,整个京城好不热闹。
东门处,一队甲士随着马车进了城,帘子掀开,正是守陵结束的赵旭。
许久不见了京城。
为首的甲士拜别了赵旭,回军营复命。
正当赵旭想下车四处逛逛时,一个太监就急急忙忙走了过来。
“可是旭王爷的车驾,奴才在此等候多时。”
“何事?”
“陛下有旨,待旭王回京,令进宫面圣。王爷,请吧。”太监一脸笑眯眯的道。
赵旭心想,无非就是问一问守陵,安抚一下,应该没什么大事,有啥大事儿找我呀?自嘲了一番,便随太监入宫。
话说自从新帝登基,还没进来过呢,把政务堂改哪儿了?
勤政殿
“什么?”赵旭一脸惊讶的问。
“什么什么?”新丰帝赵统也有点懵,这弟弟以前也不傻呀?
“啊,此事事关两国邦交,臣弟愚钝,恐难当此大任。”赵旭终于反应过来。
“无妨,此事虽关系甚大,但遣了两位能臣助你。”赵统道。
“臣弟还未出仕,臣弟还在念书啊,陛下。”赵旭还在挣扎。
“此处没有外人,旭弟不必端着了,我查了你在弘文馆的学业,非常好啊,完全都可以出仕了呀?”赵统继续追问。
“臣弟,呃~呃~”赵旭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难道连我的弟弟都不肯帮我吗?”赵统故作伤神。
“没有,没有。”赵旭急忙回到。
“好,就这么定了,明日过来上早朝。去看看华太妃吧!”赵统笑道。
然后赵旭就被请了出去,晕乎乎的走到后宫门口,突然停下了脚步。
诶!靠,被忽悠了。
赵统一边翻着文章,一边想着刚刚的事,不禁哑然失笑。
自己这个弟弟还真有意思,从少时便从不争抢,懂事乖巧,而后去了王氏家学,醉心儒学,碰也不碰上书房那些君王之道,回京城后也深居简出,与王氏的官员也没有过多接触。先帝驾崩之时,又跑去守陵,把无心皇位的样子做到了极致。
旭弟,你当真胸无大志吗?还是有意藏拙?怕我会杀了你吗?
赵统合上了手中文章,这是来自两年前弘文馆的一篇作业《富国论》,署名:赵旭。
赵旭此时正在后宫陪着华太妃。
华太妃出生王氏,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奈何一辈子埋在了深宫里,就一个宝贝儿子,还近一年未见。现在正眼泪婆娑的捏着儿子的胳膊看有没有变瘦。
“母妃,我真的没有瘦。”赵旭看着东拉拉,西扯扯的华太妃一脸无奈。
“胡说,就那种清苦日子,怎么受得了的呀?”华太妃说着说着,眼泪就要流了下来。
“哎呦,母妃,真没事。诶,我听说宫廷戏团出了一个新戏,咱去听戏吧,我好久都没有听戏了。”赵旭小心翼翼的哄着,好不容易哄着去看了戏。
临近夜晚,拜别了华太妃,出宫离去。
刚出了宫门口,赵旭突然想起件事情。
“哎,六子。早朝什么时候开呀?”
“卯时五刻,王爷。”
“?靠!”
第2章 逍遥的王爷[2/2页]